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6年第26号台风“洛坦”于12月22日凌晨2点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洛坦”将以每小时25-3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图4为“洛坦”的移动路径。

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洛坦”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于9月4日至5日在浙江杭州(120°E,30°N)举行。下图为二十国集团某成员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地冬季较冷,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河段堆积作用最明显的是( )

A. ①——②河段 B. ②——③河段

C. ③——④河段 D. ④——⑤河段

3.图中陡崖( )

A.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500m B. 最小相对高度可能为200m

C. 陡崖处有落差较大的瀑布 D. 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

A. 海拔高 B. 种源丰富

C. 火山灰深厚 D. 光照充足

3.

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则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的时间约为

A. 18时—次日7时 B. 8时—当日16时

C. 16时—次日8时 D. 6时—次日18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B. 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C. 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 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 年降水量增多 B. 水汽蒸发加快 C. 热量交换变缓 D. 地面风速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面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接收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综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资源对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充分的有利条件,反而是一种限制。陕北是我国能源富集区,但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下图示意新常态下“资源诅咒”的规避与城镇化增长变化的关系,读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陕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的可能原因是

A. 当前煤炭等能源价格低

B. 能源的开采量没达最大值

C. 工业以能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

D. 陕北距能源消费主市场较远

2.新常态下要规避资源诅咒,提高城镇化水平,转型期内,陕北地区应该

A. 大力提高能源开采量

B. 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C. 延长能源工业产业链

D. 改变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甘肃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

近年采,我国近海赤潮频发。下图是2016年7、8月渤海赤潮分布示意图。

分析渤海赤潮的时空分布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 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 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 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