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

步骤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16分)

阶段Ⅱ研究成果: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以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1)东北 (2)见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黑 土

工业特征

轻重工业并重,综合性强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

(3)商品谷物农业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善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促进珍贵树种更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

步骤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16分)

阶段Ⅱ研究成果: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以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年8月29日经济观察报认为和谐应当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社会公平,二是经济繁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人类追求和谐的脚步从未停止。“和谐世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通,是外交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和谐世界”理念,追求和谐的现在进行时。

材料一  某地区图

(1)A、B、C三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地?简析其原因。

(2)图中B所在省区南部农业低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该区域植被破坏十分严重?

(3)B所在省区近年来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较快,试分析主要有哪些区位优势?当地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产业转移?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4)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

(5)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6)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材料三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7)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内容,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说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家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四  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国与国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

发展”。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对

“区域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

步骤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相关问题。(16分)

阶段Ⅱ研究成果:

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玩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

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为我国的________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水稻土

工业特征

以重工业为主

农业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

水热充足

(3)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