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地貌中,有与图中砾石形态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2.粒径分布是分析河学科 网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应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及①②③三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概括①地降水特征。简述③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6分)
(2)图中②地引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试从气候方面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本题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12年俄罗斯向中国进出口主要商品统计表。
注:机电产品是指汽车、自动数据处理器、家用电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
材料三 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20时14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正式开始。索契是俄罗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三百万人。游客可以参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和音乐厅,欣赏俄罗斯国内外有名的艺术品,体会索契独特的文化韵味。
(1)材料一中甲地是寒冷中心,曾出现-71.2 ℃绝对最低气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气温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2012年俄罗斯向中国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结合材料三,分析索契成为度假胜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据图回答各题。
1.对两地自然环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两地河流的结冰期相同
C.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相同 D.两地植被景观相同
2.对两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石油资源丰富 B.人口均占本国的20%左右,劳动力丰富
C.均大面积种植棉花、水稻等农作物 D.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相同
3.两地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制约条件是 ( )
A.水资源短缺 B.气候炎热
C.泥石流破坏 D.沙尘暴侵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N、BN点属于两条相对的经线,N点为北极点,BC处于昼半球,且C正好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的切点,图中数据为纬度。读图回答各题。
1.若C点所在经线为30°W,则北京时间为
A.12时 B.10时 C.14时 D.9时44分
2.此时,图中范围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向的是
A.C与N之间 B.N与D之间
C.B与D之间 D.B与D之间,C与N之间
3.此时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中下游阴雨连绵 B.塔里木河正处于枯水期
C.美国“硅谷”温和多雨 D.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流域上各点的雨量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也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流域内河流流向为
A.西南→东北 B.西北→东南
C.东北→西南 D.东南→西北
2.图示地区地形最为平坦地段为
A.S1 B.S2 C.S3 D.S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青海湖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目前青海湖区存在着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以及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简述解决目前青海湖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兴宁市高三上学期中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各题。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此时北京时间为( )
A.7月6日15时 B.7月7日9时
C.7月7日8时 D.7月6日12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题以下各题。
1.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B、乳畜业
C、水果园艺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农业技术改进 B、国家政策的改变
C、劳动力的转移 D、市场需求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