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绘出M点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
(2)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
(3)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
【答案】(1)过M点由高向低垂直等高线画箭头(具体画图略)。
(2)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3)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高;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及利用。
(1)根据等高线及地势确定地表坡面径流的流向,M点坡面径流应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指向低处。
(2)图示地区等高线大多在500米以上,说明以山地为主;西北地区等高线数值大,且密集说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4)L1线路较L2线路线路更长;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线路长、坡度大,工程造价更高;山地高所以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L2线路落差小、路线短,更平坦,建设登山步行道工程量小。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国内人口迁移情况,箭头表示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A国许多老年人从东北地区向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自然环境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政治因素
【2】B、C、D分别对应的国家是
A. 日本、美国、中国 B. 俄罗斯、中国、美国
C. 日本、俄罗斯、中国 D. 俄罗斯、日本、美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固体地球表面随高度的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下列关于主要陆地面和主要海底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陆地面与主要海底面面积大致相当
B. 主要陆地面中高度200~500m的丘陵面积最大
C. 主要海底面中最大面积的深度区域是海洋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
D. 主要海底面的深度差大于主要陆地面的高度差
【2】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陆地最高点与海洋最深处的连线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地区
B. 陆地最高点以北地区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C. 海洋最深处的形成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
D. 海洋最深处西侧的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 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B. 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C. 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D. 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2】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示意某河口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2001—2015年,该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是 ( )
A. 各类农业用地比重均有减少
B. 水田减少幅度大于旱地的
C. 湿地面积大大增加
D. 增加的城镇建设用地一部分来自未利用地
【2】该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
①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②改变大气组成,水汽含量增大 ③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城市地面汇流速度减慢,内涝加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城市部分交通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②③④⑤四地地租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
A. ②③④⑤ B. ④⑤②③
C. ③④⑤② D. ⑤④③②
【2】①地有一大型批发市场,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①历史遗留 ②地价较低 ③政策支持 ④临近交通干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江苏省某城市不同时期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常住人口总规模2005年达60.5万人,2014年增至近百万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工业区布局变化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在空间上更分散,避免污染源过于集中
②沿公路分布,降低运输成本
③接近原料产地
④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2】该城市水域面积的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是
①调节气温和湿度
②减轻土地盐碱化
③提高蓄洪和防洪能力
④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 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 丙区海拔较高,气温低 D. 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
【2】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 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 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 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 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3】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②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区分界④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下图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
A. 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
B. 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 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 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2】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貌
C. 植被
D. 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