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多年平均降水量200 --400mm之间,多年平均最大可能蒸发量1000~1600mm之间。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B.植被多C.坡度缓D.降水多

3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落叶阔叶林②风蚀坑设置沙障⑧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据图可知,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北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西北风。背风坡一侧侵蚀弱,应是沉积为主,不会形成风蚀坑。故D正确。

故选D。

2根据材料可知,风蚀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推测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植被多,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正确;风速快不利于沙丘沉积,也不利于沙丘高度增加,A错误;据图可知,沙丘附近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陡,C错误;该地深居内陆降水少,D错误;

故选B。

3该区域降水少,森林耗水量大,不适宜造林,且位于温带,不能生长常绿阔叶林,①错;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减风力侵蚀,②正确;控制越野自驾游,有利于保护植被,③正确;沙漠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④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沙山、湖泊是我国巴丹吉林沙漠的自然景观,该地区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部分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湖泊群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0%。2019年12月,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图1为巴丹吉林沙漠及其周边环境示意图。图2为某沙山中含水率、温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位于西风带,大气降水较多B.沙山海拔高,冰雪融水量大

C.特殊地质结构,地下水丰富D.昼夜温差大,夜晚水汽凝结

2沙漠中湖泊附近往往形成高大沙山的原因是

A.处于内陆,风力侵蚀作用微弱B.沙山内部湿润,水分对沙的吸附作用强

C.植被茂盛,对风力削弱作用强D.人类活动微弱,对沙山的破坏作用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乙>丁>丙B. 气压:甲>乙>丙>丁

C. 密度:乙>甲>丁>丙D. 海拔:丙>丁>甲>乙

2此时,图中M地吹( )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甲)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乙),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

A.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B.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C.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D.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2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

A.减缓沙丘移动速度B.降低土地利用率

C.提高光伏发电效率D.增加植被覆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为拉丁美洲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 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盆地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石油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近年来,委内瑞拉出现经济危机。

材料三 秘鲁是世界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下图为秘鲁与世界渔业资源的利用方式示意图。

(1)马拉开波湖区气候“湿热”,从地理位置和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

(2)哥伦比亚境内城市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分析其形成原因。

(3)秘鲁鱼类产品利用特点是__________,对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

(4)委内瑞拉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解决措施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老牌工业城市,位于清水河上游。清水河流域曾经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近年来,由于水源地农业种植及畜禽养殖使得水体中氨氮、总磷值较高,水质下降而退出供水体系。2022年北京与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清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正逐步改善。

材料二 下表为1990—2015年张家口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模拟的张家口清水河流域径流变化情况。

1990—2015年张家口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比例变化(%)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模式下流域径流变化

(1)1990—2015年期间,张家口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为______________。

(2)简析清水河流域水质下降的原因。

(3)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4)为进一步改善流域牛态环境,当地可能采用________________(S1/S2/S3)土地利用情景模式,简述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中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若该半球表示东半球,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2)如图1所示的这一天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3)如图1所示的日期是 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4)如图2所示的这一天,在如图上太阳直射在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如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6)太阳直射点由④运行至⑤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灌溉农业发达,大量种植葡萄、紫花苜蓿、棉花,是中亚的“果蔬盆”。前苏联时期在该盆地内修建了大量的灌渠等灌溉设施。近年从中国引入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下图是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图。

(1)分析费尔干纳盆地发展果蔬种植的自然区位优势。

(2)说出费尔干纳盆地灌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该地灌溉发达,但仍从中国大量引入节水农业设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3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 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 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 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