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                      (  )。
A.17:45B.18:15C.18:45D.19:15
小题2: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  )。
A.0°~23°26′B.23°26′~66°34′
C.66°34′~90°D.0°~90°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1:P、Q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Q地昼长为12小时30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15分。
小题2:P、Q重合,表明重合点有极昼或极夜出现,因此P、Q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66°34′~9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 10 月 1 日 17 时由我国北京(东八区)飞往美国旧金山( 西八区) ,历时 14 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当地时间是(   )
A.10 月2 日 15 时B.10 月2 日 3 时
C.10 月1 日 15 时D.10 月1 日 3 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面是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判断下题。

小题1: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B.2 C.3D.4
小题2:该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A.巴黎B.堪培拉C.开普敦D.圣地亚哥
小题3:这一天上海
A.夜长昼短B.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C.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D.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①②③三地从7月4日到12月12日昼长变化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因故被污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被污损的阴影部分,最有可能为下图中的

小题2:自7月4日至12月12日,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C.潘帕斯草场由枯转荣
D.北印度洋沿岸洋流由向西流转为向东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立竿测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现①城市一年有两次立杆无影,一次是2月5日,则另一次的日期大致是
A.5月5日B.8月6日 C.11月7日D.12月8日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月份,①②两地河流都进入汛期B.7月份,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西北风
C.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②两地沿岸气候都受寒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大年初一.某摄影爱好者在泉州(24º52’N,118º37’E)某高楼屋顶拍摄了郑成功像“马上日出”图片(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左图的拍摄地点可能位于图6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爱好者打算次日前往太原(37 º52’N,112 º32’E),继续拍摄类似该题材的照片,已知太原当日昼长比泉州短44分钟,则其次日拍摄照片的时间较泉州约
A.早22分B.晚22分C.早46分D.晚4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某地竿影端点日运动轨迹图,回答小题。

小题1:图中立竿处(O点)                                             (  )。
A.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B.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C.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D.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小题2:同一日期竿长不变,若O点的纬度变高,则                       (  )。
A.OA变长,OB变长B.OA变长,OB变短
C.OA变短,OB变短D.OA变短,OB变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比较甲、乙、S三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6分)
(2)比较该日乙、丙两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和昼长。(8分)
(3)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该日丙地太阳能热水器吸热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当调节为________。(2分)
(4)该日南京竖直旗杆顶端日影轨迹是(4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以北极为中心,阴影部分是4月30日,指出北京5月1日2点应是哪幅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