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据此完成下题。
1.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是( )。
A.西北太平洋海域 B.西南太平洋海域
C.西北大西洋海域 D.印度洋海域
2.下列国家和地区中经常遭受台风(飓风)侵袭的是( )。
①西亚 ②南亚 ③中美洲 ④美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模块(一)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图文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7.4%。沙尘暴于20世纪50年代发生了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进入新世纪以来,已发生了30多次。现在沙地距北京已不足100千米,2006年4月17日,北京市降下的尘土高达33万多吨。仅4月份北京就出现了10天以上的扬沙、扬尘天气,这是近30年来所罕见的。北京人惊呼:“天上下土了!”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简析图中A区域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简要说明沙尘暴天气给北京市造成的主要危害。
(3)B河段的三大灾害是洪涝、凌汛和断流,试分别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一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性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是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这两个地区的自然灾害占全球自然灾害的60%~70%。
材料二:一次台风登陆可引起近海区的风暴潮灾害,深入内陆可转化为暴雨。暴雨在平原地区会引起洪涝灾害;在山区会引起山洪暴发,诱发滑坡、泥石流。
(1)分析材料一所属地区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并说明暴雨引发滑坡、泥石流的机理。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四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在减灾防灾中的个人行为,不妥当的是( )。
A.拯救生命优先是灾难救助的一项基本原则
B.当灾难突然降临时,最要紧的是保持健康的心态
C.防灾减灾是社会行为,个人无能为力
D.在不同的灾难和瞬息万变的灾情面前,需要冷静地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三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中国气象报社消息,2013年8月7日,受新一轮强降雨影响,四川绵阳平武县南坝村突发泥石流,当地紧急转移受灾群众。7月10日,都江堰中兴镇突发特大山体滑坡,43人不幸遇难。2013年入夏以来,随着连续多轮强降雨侵袭,四川已发生多起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据材料完成下题。
1.材料中的滑坡、泥石流发生在我国的川滇山地,其( )。
A.是冰川泥石流
B.是暴雨泥石流
C.是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D.呈零星分布
2.下列关于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与地震相对一致的同步性
B.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我国山区
C.青藏高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重灾区
D.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和相对分散的分布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 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千克的鲜草。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据此完成下题。
1.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
B.滥捕鼠、兔的天敌,使老鹰、沙狐等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活环境改善
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2.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A.喜湿鼠
B.耐旱鼠
C.耐寒鼠
D.喜温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第二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4.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示意图
1.下列对图中相关图例或注记的作用或功能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虚线——淮河河堤
B.湖泊防洪功能——滞蓄洪水
C.主坝——调蓄洪水
D.新河——改善航运条件
2.历史上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 )。
①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②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③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洪水难以排出 ④淮河由京杭运河注入长江,无入海通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测控设计高二选修5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几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蝗虫是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