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牡蛎礁向西北方向扩展的速度相同B. 海平面持续性上升

C. 河流含沙量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小D. 陆地地壳间歇性上升

2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 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 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C. 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D. 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3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B. 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

C. 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D. 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答案】

1D

2C

3B

【解析】

本题组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示意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壳运动特征、环境特征变化、流水沉积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材料信息表明,礁体Ⅰ-Ⅵ由老到新,牡蛎礁扩展方向应是东南方向,排除A。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生长在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也产生此地,如果海平面持续性上升,潮间带向陆地推进,则西北陆地一侧的牡蛎礁形成最晚,礁体最新,与题意不符,排除B。河流含沙量季节变化和年季变化小,不符合当地的水文特征,排除C。每一组牡蛎礁需要长时期稳定堆积,即海岸线要较长时期稳定,地壳稳定,在两组牡蛎礁形成之间,陆地地壳上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因此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陆地地壳间歇性上升,选项D符合题意。

2礁体中水平夹层的出现,说明该时期牡蛎生长受阻,沉积了其它物质。枯水期,河流流速较慢,河水清澈,利于牡蛎生长繁殖,不可能形成水平夹层,排除A。寒冷期,大量水体冻结,冰川面积和体积增加,可能导致海平面下降,海平面不可能上升快,排除B。洪水期,河流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河流输沙量大,水体混浊,牡蛎由于环境变迁而死亡,而泥沙沉积在礁体上形成水平夹层,选项C符合题意。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水体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且泥沙少不利于形成水平夹层,排除D。故选C。

3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生长在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据此可推知,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的泥沙来源于河流,受河流搬运和沉积作用,在礁体顶部形成泥沙沉积层,选项B符合题意。因牡蛎礁位于河口海岸地区,受河水的顶托作用,海底淤泥很难到达牡蛎礁体,排除A。处于海岸附近,气候相对湿润,风力很难搬运潮湿的泥沙,排除CD。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 km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 m。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 km2,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 km2。甲图为岛屿位置,乙图为岛屿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A. 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B. 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 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D. 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2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 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B. 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 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D. 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为长江最大支流,为了治理与开发汉江,流域内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0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已于2014年10月通水。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主要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土石山区 (河谷两侧有土状堆积物分布),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于丹江口水库。全长390千米,为汉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7300平方千米,占汉江流域总面积的10% 。多年平均流量17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01米。图为“汉江流域等高线分布图”。

(1)简要说明丹江含沙量特征并分析成因。

(2)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于1957 年,之后一直受到泥沙淤积问题的困扰,而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较少,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引江济汉”为南水北调二期工程,设计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每年将从长江引100亿立方米水到汉江。简析建设“引江济汉”工程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斑块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形状指标是区域内各斑块总边长与最小斑块总边长的比值。在一定区域内,若形状指标等于1,表明该区域的景观均一。下图为1986~2013年厦门市三类建设用地景观平均形状指标示意图。厦门特区建立之初,厦门市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1990年之后,厦门市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为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986~2001年,厦门市出现不同景观类型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的格局

B. 1986~2001年,农村平均形状指标迅速上升,说明景观均一性增强

C. 1993~2001年,城镇平均形状指标下降,说明城镇景观均一性下降

D. 1993~2001年,独立工矿平均形状指标上升,说明工业趋向集聚

21986~1993年,厦门市城镇平均形状指标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 逆城市化的出现B. 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C.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D. 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

3造成20世纪80年代厦门市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 改革开放政策B. 小商品经营

C. 大城市扩散D. 渔业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 5点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阴影部分)太阳照射的时长为10小时4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 上海 B. 北京 C. 成都 D. 拉萨

2该地该日昼长约

A. 13小时20分 B. 12小时20分

C. 10小时40分 D. 9小时4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国产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看,该国(  )

A.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B. 对外开放程度降低

C. 高科技为主导力量 D. 内部发展差异缩小

2若图中数码表示该国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从地域分布看,产业转移合理的是(  )

A. 区到 B. 区到

C. 区到 D. 区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乙>丁>丙B. 气压:甲>乙>丙>丁

C. 密度:乙>甲>丁>丙D. 海拔:丙>丁>甲>乙

2此时,图中M地吹( )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若从人体感知的舒适度考虑,横断山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交会地带符合人类“宜居”要求。这里海拔1200-2300米,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近年来随着“康养”概念的兴起,这个宜居地带逐渐成为外地人所关注的健康、养生和养老胜地。

材料二:下图为“宜居”地带位置略图。

(1)从气温角度看,图中“宜居”地带冬季 ,夏季

(2)“宜居”地带内的丽江市从中心地等级和服务范围上看分别 (填“高于”或“低于”)和填“大于”或“小于”)省会昆明,但其因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等造就的高原水乡风情,每年吸引大量的外地人口来此旅游和度假。

(3)图中“宜居”地带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该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其中云、贵、川等省河流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通过 (填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其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4)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宜居”地带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帕多奇亚(左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精灵城堡”(右图)是这里最出名的景观,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和畅游精灵城堡是当地的主要游览项目。这些“城堡”由许多尖塔状的石柱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软的凝灰岩,顶部是较坚硬的玄武岩。凝灰岩由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该区域林木稀少,只有谷地中林木较茂盛。

(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地林木分布特征的成因。

(3)说明该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

(4)从大气能见度和风速角度,推测乘坐热气球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