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可达性是指利用特定的交通方式,从某一地点到达指定位置的平均最短交通时间(小时)。下图示意我国南方部分中心城市高铁通车前后可达性均值(小时)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中心城市的平均可达性改善最明显的是
A.武汉 B.南京 C.福州 D.南昌
2.中心城市平均可达性的改善将导致
A.城市服务范围扩大 B.城市等级体系完善
C.中心城区出现衰弱 D.物流业趋向高铁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一诊考试文综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德国(见图6)面积为35.7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200多万。德国是欧洲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养猪业在畜牧业中占重要地位,是当今世界继中国、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养猪国。德国养猪业的基本形式是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和较大规模的工厂化饲养。德国养猪业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是开展循环经济实践最早的国家之一。德国人对猪肉比较钟爱,人均年消费猪肉40kg。德国猪肉大量出口,其中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过去德国猪肉出口到我国一直靠海运和少量空运进口。今年12月开始,通过中欧班列(中国开往欧洲国家的快速集装箱货物运输列车)运输的德国猪肉大量进入我国武汉、郑州、成都、重庆等内陆消费市场,改写了内陆地区只能通过沿海港口进口肉类的历史,实现了进口肉类由内陆城市向全国各地分拨的新模式。
(1)简述德国养猪业的区位因素。
(2)分析我国大量进口步德国猪肉的原因。
(3)说明利用中欧班列车运输猪肉到我国广大内陆地区的优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名校教研教改联合体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有深厚的砂砾堆积层,下图为该区域某地平行于海岸线的一段剖面图,其中实线为该区域地表海拔高度,虚线表示地下水埋藏深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最可能出现海水入侵,地下水变成咸水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图推测
A. 地下水从丙流向乙
B. 丙处地下水质最差
C. 乙为城市区域
D. 甲为湿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的召开,杭州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下图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
指出杭州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及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对杭州旅游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东省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6年10月19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昨日傍晚至19日北京大部地区有中度霾,南部地区有重度霾。截至16时,城六区PM2.5浓度已经超过150微克/立方米,达到5级重污染。
简述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并列举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上联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从源头至日内瓦湖,罗讷河为冰川、峡谷河段,两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将泥浆水倾入清澈的日内瓦湖。罗讷河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段。
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在左侧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在右侧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处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图a)。图b示意罗讷河部分流域。
(1)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
(3)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宁德市高级中学高三上联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7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年均人口增量变化情况图(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城市中
A.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西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中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D.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减慢
2.引起图中城市人口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增加 B.产业升级和转移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西藏拉萨凭借独特地理优势,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保健药材、心灵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于2014年底开始建设。由于施工难度大,全线建成通车至少需要15年。下图分别为西宁至拉萨、成都至拉萨的地形剖面图。
(l)分析图中P地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因。
(2)与青藏铁路相比,川藏铁路修建难度更大,分析其自然原因。
(3)简述川藏铁路建设对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4)简述拉萨市发展"净土"健康产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