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
① 市区交通拥挤,用地紧张
② 大城市环境改善
③ 乡村环境优美
④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 ③ ④ | B.① ② ④ | C.① ② ③ | D.② ③ ④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中国人口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其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_,C代表________。
(2)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_出生率、_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___________型。
(3)从图中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__________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已分别为1.3%、0.6%、0.7%,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目前接近于__________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_________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
(6)我国下列省、市、自治区中,目前还没有完成人口转型的是( )
A.上海 B.江苏 C.北京 D.宁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湘教高地必修一4.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其最早出现城市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世界第一批城市中与之条件相似不在亚洲的是 ,A.BC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
(2)城市B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B所在国家的首都1950年发生震惊世界的酸雾事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0世纪70年代后,该城人口有所下降,大量人口迁往卫星城,这种现象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城市C重要的工业部门主要有宇航工业和 工业,中国三大航天基地是太原、 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2题。
1.依图可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2.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1825年前后 B.1875年前后
C.1925年前后 D.1950年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51—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和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公项。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
材料二 黄河频繁的季节性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入海年径流量逐渐变小。20世纪70年代为313亿立方米,80年代为284亿立方米,90年代中期为187亿立方米。在短短的几十年里,黄河入海径流总量锐减了一多半。与此同时,黄河下游多次断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断流现象更为严重。
(1)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简要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河径流量大量减少的人为原因。(4分)
(3)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