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地球气候
B.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C.产生“磁暴”
D.使地球上各处均能看到极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一上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
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区域在体育项目、普及率及竞技水平等方面差异显著,如南方人适宜技巧性项目,北方人适宜速度力量型项目,长期生活在高原的人,心肺功能强,适宜田径运动。下图是我国体育文化区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区域内部所有特征完全一致
B.图示区域划分是按单一指标划分出来的,属于功能区
C.图示区域之间应该有明确的界线
D.图示区域是人们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
2.关于我国各体育文化区优势项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西南云贵高原体育区──中长跑
B.中原体育区──游泳、跳水、体操
C.西北体育区──摔跤、射箭、马术
D.东北体育区──滑雪、滑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雅宝学校高三上十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及土地利用类型百分比统计图,该省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湖面常会出现高4米以上的风浪。在贝尔加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岸100~200米远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三联合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有关统计,近年来台湾岛水资源蒸发和入海两项损失数量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下渗速度快,地下径流量大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回答下面各小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