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 判断依据是什么?
(2)此时,地球运行在(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
(3)弧MAN是(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 , C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答案】
(1)6月22日,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极其以北地区极昼,南极圈极其以南地区极夜.
(2)远日点,慢
(3)晨,0时,6时
(4)0°,66°34′
(5)AE,CD
【解析】(1)夏至日,北极圈极其以北地区极昼,南极圈极其以南地区极夜.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2)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3)晨昏线就是太阳光线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反之为晨线.弧MAN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是0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6.(4)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直射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90°,赤道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是23°26′,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是90°﹣23°26′=66°34′.(5)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相同.A和E,C和D分别在同一条纬线上.

所以答案是:(1)6月22日(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2)远日点;较慢(或 慢)(3)晨;0(24)6(4)0°;66°34(5)AE;CD (只一组1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下面小题。

1在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 B. C. D.

2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 8日14时 B. B.9日2时

C. 9日20时 D. D.8日8时

3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 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 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 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 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甲半岛区域图以及西侧地貌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多雾的自然原因。

(4)试分析该半岛山脉对半岛东西侧河流特征的影响。

(3)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大气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
B.集中大气质量 和几乎全部水汽与固体杂质的是对流层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 )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生育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2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蒙古草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回下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战略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读一带一路战略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 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 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 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中,中国的优势条件包括

①处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优越 ②工业加工能力强 ③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强 ④科技实力雄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