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甲乙丙丁代表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对四个地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乙代表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干旱
2.丙对广东省危害小的原因主要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位置
C.降水丰沛 D.地形
3.丁对河北省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广东省韶关高三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避暑型气候的重要指标是人体感知温度,由气温、湿度、风速、辐射等多种因子构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为图2中不同类型避暑型气候及其夏季主要气象指标的对比。其中属于西南高原型的是( )
2.我国中东部山岳型与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型气候相比( )
A.气温高 B.湿度小
C.风速大 D.辐射强
3.我国东南部沿海避暑型气候最少,影响不大的是( )
A.纬度低气温高 B.离海近湿度大
C.高海拔地区较少 D.多台风降雨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下第二次模拟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一河流流域面积和径流变化示意图,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该地农业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水源丰富,水稻种植条件好
B.纬度高,适合种植春小麦
C.夏季光热充足,作物品质好
D.气候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
2.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流速一定比B点快
B.A点和B点汛期不同是因为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所致
C.下游B点流量变化受源头补给变化明显
D.上游A点流量变化可能受气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南省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生产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
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
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 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C.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D.制约制造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浙南某地有山有水,气候湿润。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植被破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该地合村并镇,建起多个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右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1)图中A点所在地的地貌类型为 。图中公路最大高差约为 。
(2)右图为滑坡和泥石流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发生这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3)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下乙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线路有 和 。
(4)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
(5)水务部门监测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6)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甲、乙、丙、丁)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A地河谷及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A地气候类型及河谷处地质构造为( )
A.温带海洋 断层 B.地中海 背斜
C.温带海洋 背斜 D.季风 向斜
2.冬季,图示地区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A中甲气压的名称是________,它把________带给切断。
(2) 图B为______季,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呈______时针 。
(3)比较①和③两地的季风形成原因的异同点。
(4)比较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西河池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5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湖北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圈、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称为“中三角”。该区域前期产业相似度超过了70%,同类相争,残酷激烈,右图丙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搬迁至江西。
(1)描述“中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特点。 (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城市群体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起各种职能作用的不同等级城镇的空间布局总况。)
(2)试分析图中区域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江西承接苏州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后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