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小题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
①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②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③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 ④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⑤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 ⑥普查统计难度增加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②④⑥ |
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 | 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
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 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性别比有所缓解,①错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老龄化加重,②正确;我国的人口容量约16亿,③错误;每10万人口的大学生数量增多,反映人口素质提高,④正确,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状态,⑤错误;而由于流动人口增多,故给人口统计增加难度,⑥正确。
【小题2】结合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故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不适宜我国的人口现状,故B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表格内容提取有效信息,并能结合我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分析适宜的人口政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南欧局部示意图及甲、乙、丙三城市气温、降水量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城市的气候分别对应
A.甲—①、乙—②、丙—③ | B.甲—③、乙—②、丙—① |
C.甲—②、乙—③、丙—① | D.甲—①、乙—③、丙—② |
A.风带、气压带 | B.洋流 | C.地形、海陆位置 | D.太阳辐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大气各层气温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升高 |
B.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C.高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
D.高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流向为由东北流向西南 | B.图中河流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
C.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 | D.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 |
A.丘陵广布 | B.山河相间分布 | C.沟谷发育 | D.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南半球有一封闭气压中心形成阴雨天气,其气流运动方向是:
A.顺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
B.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
C.顺时针方向下沉辐散 |
D.逆时针方向下沉辐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2级地震,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城市A位于震中的方向是( )
A.东偏北 | B.东偏南 | C.正东 | D.西偏北 |
A.A>B>C>D | B.B>C>D>A | C.B>D=C>A | D.A>C=D>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地震、泥石流灾害局部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区是( )
A.西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青藏高原 |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大型水库的建设 | B.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
C.断层发育 | D.位于地震带上,构造运动活跃 |
A.持续暴雨 | B.持续干旱 | C.寒潮过后 | D.冷锋过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2007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 |
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 |
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 |
A.地缘关系密切 | B.迁移距离短 |
C.投资创业经商 | D.劳动力过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
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