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大陆沿纬线气温和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大陆是
A.非洲大陆B.南美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北美大陆
小题2:图中所示纬度可能是
A.5°SB.18°S
C.35°SD.50°S
小题3:关于图中大陆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西岸气温低于东岸是受洋流的影响
B.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是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东北信风控制,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
D.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位于信风的背风坡,而东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7月气温低于1月,可判断该大陆位于南半球,根据西部气温较低,可判断该大陆西部地势高。故为南美大陆。
小题2:根据图示该纬度的大陆西岸,降水量主要集中于5—10月,为南半球的冬季,而11月—4月(南半球夏季)降水量少,故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应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小题3:结合上题结论,该地区位于南美洲的中纬度大陆东西两侧,西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低;东岸受巴西暖流的影响,气温高,A正确;夏季西岸气温高于东岸主要是受天气状况影响,B错误;5~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因为东岸受西北季风影响,而西岸受西风带控制,C错误;11月~次年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因为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而东岸受东南季风影响,D错误。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以区域气温、降水量的分布特征为材料,实际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概况和世界气候类型、气候差异及影响因素等内容。本题还可结合还地区的地形及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设计试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国界线上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C.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D.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小题2:四幅图中
A.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D.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1)。

图1
材料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2
材料3: 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300天,2006年1月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4: “大洋一号”环球示意图

(1)图1中字母A、B、C、D、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B是                   ,E是               (2分)
(2)图2中C是         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3分)
(3)图2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4)“大洋一号”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        洋。(1分)
(5)“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1分)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1分)
A.1个  B.3个  C.5个  D.6个
(7)2005年11月23日,“大洋一号”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___   _____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图(图中数字单位:日),回答题。

小题1:导致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分布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差异B.纬度不同
C.土壤成分D.降水多少
小题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
C.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频繁地震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
小题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以加工贸易为主
B.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C.近年来日本将一些工业,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D.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数码①~⑦代表陆地自然带,“干”“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完成题。

小题1: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小题2: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与⑤ B.①与⑥
C.③与⑤ D.③与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⑵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4分)
⑶2011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简述核污染向B地扩散的主要方式。(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小题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经纬线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回答题。

小题1:X、Y两地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小题2:位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B.大分水岭
C.巴拿马运河D.硅谷
小题3:当Y地在一年中夜最长的时期
A.X地正处于多雨季节B.Y地正处于多雨季节
C.X地水稻播种季节D.Y地小麦收获季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马六甲海峡介于   
A.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间B.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
C.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