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D.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哈尔滨洪涝 D.北京寒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共28分)下图中的A、B图例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我国两种经济作物的分布,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图例B所示区域的作物是甘蔗,该农作物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两侧的省区?
(2)图中C所示区域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它常常分布在――――地区,为什么?
(3)图中D所在地区的农业特色是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D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该工程对调入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5) D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要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中表示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消费的比例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的是( )
①甲是煤炭,乙是天然气 ②甲是石油,乙是天然气
③甲是煤炭,乙是石油 ④乙是石油,丁是天然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从我国能源结构图中可以推知的是( )
①我国的可开发水力资源很少
②我国能源结构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很大
③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点
④我国对世界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西气东输对我国能源结构的影响有( )
①天然气将很快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部分
②将进一步促进天然气管道沿线城市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
③对天然气管道沿线农村的生活能源结构影响很大
④对水能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三第五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下列关于森林对气候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
C.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的气压低于C点 B.A、E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C.C、E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D.A、C两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左图表示我国某地区林内与林外气温差值,右图是该地冬季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是林地,空白部分是均质裸地)。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关于森林对气候调节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林内气温总是低于林外气温 B.冬季林内外气温差值大
C.在夏季的调节作用最明显 D.林内昼夜温差比林外大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的气压低于C点 B.A、E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
C.C、E之间的风向为西北风 D.A、C两点之间气流的性质为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共28分)下图中的A、B图例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我国两种经济作物的分布,读图后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图例B所示区域的作物是甘蔗,该农作物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我国北回归线两侧的省区?
(2)(5分)图中C所示区域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它常常分布在――――地区,为什么?
(3)(7分)图中D所在地区的农业特色是农业――,简要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4)(5分)D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该工程对调入地有哪些有利影响?
(5) (7分)D地区面临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简要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