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为末次间冰期
B、②处为末次冰期
C、③处为现代间冰期
D、④处表示未来2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间冰期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冰期是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
根据图象中的曲线的变化分析各个点表示的时期.图中的①为温暖时期,②为现代温暖期,③是寒冷时期,④为下一次寒冷期.
解答: 解:A.根据图象中的曲线的变化分析各个点表示的时期.图中的①为温暖时期,故正确;
B. ②为现代温暖期,故不符合题意;
C. ③是寒冷时期,故不符合题意;
D. ④为下一次寒冷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该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结冰期
B、有断流现象
C、以雨水补给为主
D、有春汛和夏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问题等等都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下列所给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55°43′N 12°34′E),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开幕.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材料二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  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图左).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其解决对策有:
 

(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
 
  乙:
 

(4)乙醇汽油是否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地1月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C、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
A、呈直线上升趋势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C、变化不大
D、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词语中形容图中气温变化最恰当的是(  )
A、保温作用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4年3月19日下午,浙江台州出现强对流天气,下起了密集的冰雹,特大冰雹个头有的比1元硬币还大,强对流天气过后,地面铺满一层厚厚的冰雹.如图为“冰雹产生机制示意图”.
据材料,读图分析冰雹产生的条件及其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上题中丙所在国家人口每增加一亿所用时间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在加快
B、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C、该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
D、1915~1967年的该国人口增长速度比1967-2006年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天山一号冰川持续消融和退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导致
B、旅游活动破坏
C、臭氧空洞扩大
D、全球气候变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