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a、b B. c、d C.b、c D.a、d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黄石示范高中高三上学期适应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我国黄河中下游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22分)
(1)分析R河在图中M点以上河段所流经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哪些?(6分)
(2)请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甲区的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6分)
(3)说出R河自M至N的流量变化特点,并分析流量变化原因。(6分)
(4)图示地区水资源短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原创】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某区域地形图(西部靠海)。
材料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农作物类型 | 生长习性 |
甜菜 | 喜温凉,主要分布于中温带 |
水稻 | 喜水热,主要分布于季风区 |
葡萄 |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 |
棉花 | 喜光热,耐干旱,主要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
(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2分)
A.670米 B.410米 C.110米 D.41米
(2)如果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地形造成的,则该区域为________(南或北)半球。请说出该区的地质灾害(至少两种),并简要分析其成因。(10分)
(3)请简要分析图中L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
(4)读材料二,如果要在该区域南部开阔平地发展农业,请你为当地农民从表中选择一种农作物,并分析该农业类型在此地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º。据图回答下题。
1.当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M地经P点飞到N地,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北,后西南
2.若a为夜弧,M点的日出时间为
A.3时 B.5时 C.7时 D.9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重庆市部分区县高三入学联合统一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还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速冻食品等占据了全国60%以上的市场,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材料二 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读图比较河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地形地势差异,完成下表。(4分)
地形类型 | 地势特点 | |
宁夏 | ________、山地为主 | ________ |
河南 | ________、山地丘陵为主 | ________ |
(2)在下列括号中填出B、C两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并分析C处建水电站的利弊。(10分)
(3)简述河南省发展速冻食品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4)简述山脉甲的地理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沱湖,淮河北岸,北纳南沱河、北沱河等来水。2015年7月,由于安徽北部连续强降雨,使得河流水位高涨,上游河流开闸放水,大量浓度超标的污水下泄,7月9日几乎是一夜之间,水美鱼肥的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变成了“酱油湖”,9. 2万亩水域被污染,鱼类等水产死亡2364万斤,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
分析沱湖变成“酱油湖”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哪些措施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浦江县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日昏线图,ac为昏线的顶点,b为昏线的中点,昏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太阳高度大于a、c点
B.c点物体影子始终朝向正北方
C.a、b、c三点可能在同一个经线圈上
D.a、c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不可能经过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