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中的亚欧大陆桥示意图,回答问题:

(1)

数码代表的城市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④________出中国国境进入________(国家)。

(3)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⑤________与第一条亚欧大陆桥会合。

(4)

简要分析亚欧大陆桥特别是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成的重要意义。

答案:3.莫斯科;
解析:

(1)

①鹿特丹,②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③连云港

(2)

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

(4)

缩短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的距离,使亚洲与欧洲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变式)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   

(5)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历史上图示地区所在国家还曾经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也经过该地。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请简要分析Rl和R2两河的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4分)
(2)分析白风暴的主要来源及形成原因。(4分)
(3)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横贯我国东西,同时连接了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据此请分析该铁路的地理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冲刺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变式)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

(1)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             。(4分)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6分)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4分)   
(5)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图中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历史上图示地区所在国家还曾经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也经过该地。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请简要分析Rl和R2两河的的流量变化特点及原因。(4分)

(2)分析白风暴的主要来源及形成原因。(4分)

(3)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它横贯我国东西,同时连接了亚欧大陆东西两岸。据此请分析该铁路的地理意义。(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高三冲刺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变式)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20分)

(1)A区被誉为“塞外的江南”,分析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第二“亚欧大陆桥”在图中的干线铁路从西向东依次是               。(4分)

(3)比较①附近及以上河段与B岛最长河流浊水溪水文特征的异同点。(6分)

(4)两图所示区域除耕地外,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方面有何差异?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向。(4分)   

(5)两区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