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全球变暖和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电、钢铁、冶金、建材、化工……这些重点耗能行业将大量碳物质排入大气,造成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造成数十亿美元的农业损失,在印度由于喜马拉雅山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水灾。长期来看维系生命的河流可能干涸,人类应对气候变暖的时间即将耗尽,科学家呼吁“别再烹煮地球”。

材料二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全程贯彻“低碳”理念。从交通到照明,从建筑到餐具,随处可见“低碳”的影子。

材料三 下表是某校兴趣小组收集到的安徽省5个酸雨观测站某月降水状况及酸雨监测数据。

阅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解释全球变暖会导致河流干涸的原因。

(2)说明为减缓“烹煮地球”而采取的措施。

阅读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3)据表中信息分析,说出该月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最低的城市,并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4)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控制酸雨?

【答案】(1)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水枯竭;全球变暖使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

(2)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原始森林,大量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3)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黄山。 马鞍山为工业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多;黄山为旅游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少。

(4)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企业、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执法。

【解析】

(1)河流干涸的原因应从补给来源和蒸发两方面考虑。全球变暖,会加快冰川融化,使冰川消退,河流源头补给减少,河水枯竭;同时全球变暖使蒸发量增大,河水减少

(2)防治全球变暖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浓度,因此应从减排、绿化等方面分析,同时全球变暖属于全球性问题,需加强国际合作。

(3)据材料三表格信息可知,该月降水出现酸雨频率最高的是马鞍山,最低的是黄山。酸雨的产生与酸性气体的排放和降水有关。马鞍山为工业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多,因此出现酸雨频率最高;黄山为旅游城市,酸性气体排放少,因此酸雨出现频率最低。

(4)控制酸雨的措施应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如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企业、公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执法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两图分别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图示洋流判断,正确的是

A. 甲洋流增温增湿 B. 乙洋流是暖流

C. 丙洋流增温增湿 D. 丁洋流是暖流

2】关于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沿岸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D. 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东北某城市中心道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公交车站点布局合理的是(  )

A. B.

C. D.

2从用地功能看图中阴影区域最适宜发展(  )

A. 政府机关用地 B. 商业用地

C. 工业用地 D. 居住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甲反映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何种关系(  )

①对立 ②统一 ③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 ④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图乙中能反映图甲的是(  )

A. A、B B. A、C

C. D. B D.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规划中的川藏铁路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川藏铁路沿线经常出现地质灾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等灾害 ②穿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地形复杂多样,相对高度大 ③受外力作用影响明显,主要有流水作用、冰川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 ④属于我国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接合处,多滑坡、泥石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川藏铁路采用了分段建设的方案,拉萨—林芝、成都—雅安段已开工建设,而林芝—雅安段要到2018年开工。那么林芝—雅安段开工建设时间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 路线较长 B. 地形复杂

C. 人口稀少 D. 资金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甲)、距今5千年(乙)和距今5百年(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

A. 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 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 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 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上图反映的“数字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来查阅获取黄河的有关信息

B. 可以用来指导黄河防汛和水量调度

C.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距离较远,价值不大

D. “数字黄河”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

2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

B. 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地球

C. 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

D. 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土壤 D. 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 农作物A B. 农作物B C. 农作物C D. 农作物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1 000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为___________。

(2)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