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图中商品率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和城郊乳畜业都是商品率高的地域类型,AD错误。丙图商品率高,且以畜牧业为主,显然不是亚洲季风水田农业。B图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符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

2.甲图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应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考点:农业地域类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C.楔形模式D.多核心模式

2.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

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3.R3区域主要属( )

A.工业区 B.商业区C.住宅区D.绿化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0~14岁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死亡率(%)

0.6

0.6

2.5

3.7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

死亡率(%)

0.75

0.7

2.2

3.65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

A.江淮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阅读材料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2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处,并简析理由。(8分)

(3)结合阅读材料,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 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2.在我国,驱动人口城市化的内在动力是 ( )

A.户籍制度 B.城乡差异 C.自然环境 D.交通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 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 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 1/3,并且每年还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沙育草 ②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开采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

护田林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2007年我国三大自然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寒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最多,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B.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C.植被稀疏,蒸腾量小             D.季风影响,降水量大

2.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农业结构 ②实施人工增雨 ③降低水费价格 ④推广节水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