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1:“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图2:“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析 (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通过课本所学人口流动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回答即可.
(3)解决农民工问题:一要有序引导,二要就地转化,三要加强技能培训等方面.

解答 解:(1)通过读图分析和所学人口流动知识,我国现阶段人口大规模流动的方向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其原因是主要是经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比较显著,而导致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差异较大.
(2)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解决民工流动问题的措施: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故答案为:
(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流动的原因、影响及其解决的措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材料一 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湖南省平均气温为1951年来最高,降水量为1951年来最少;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松花江流域出现了1998年来最大的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材料二 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夏季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
(2)持续的高温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乙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N河泛滥给下游地区带来了富饶,也造就了灿烂的古文明,其河水泛滥的原因是(  )
A.11月到次年4月受西风带影响B.6月-10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C.6月-9月吹西南季风D.10月到次年5月吹东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图中显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山地自然灾害的成因有(  )
A.多变的岩性使该地区形成大量松散碎屑物质
B.陡峻山坡成为山地自然灾害形成的地貌条件
C.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是灾害发生的动力条件
D.暴雨和河流是山地自然灾害发生的水源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造成此次洪灾的根本原因是(  )
A.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弱,位置偏南B.平原地形不利于排水
C.湿地大量开垦为耕地D.锋面雨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水田草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陆地水域滩涂未利用地
199148.04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
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
(1)描述图示区城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 R 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的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 R 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1970年和1980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统计项目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mm)河流含沙量(%)人口(万人)
1970年418334301.530
1980年4.410383704.540
(1)该地区1970-1980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10%,森林覆盖率减少了8%.该地区人均耕地比以前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减少了.
(2)根据上表,回答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1 1月7日“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执行“一船三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建泰山站)航行计划.…l2月19日,完成中山站卸货任务后的“雪龙”船再次起航,开始了首次环南极大陆航行.途中停靠弗里曼特尔港、乌斯怀亚港补给.…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a上午11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雪白的南极冰原上,我国在南极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举行了开站仪式.…
某中学地理信息小组的同学,对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活动十分关注,搜集相关信息、绘制航行路线简图(图所示),在此过程中也生成了一些问题,有待与同学们一起交流研讨.
(1)科考队员在泰山站举行开站仪式时,当地的时间大致为多少?在45天的整个建站施工过程中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怎样变化的?
(2)“雪龙”船环南极大陆航行,为何选择顺时针的航行线?在航行期间科考船需要克
服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3)途中补给停靠的弗里曼特尔港和乌斯怀亚港所在地的气候各有什么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图中①、②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