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地形区基本不属于山区的是(  )
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江南丘陵
B

试题分析: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都是地形崎岖,属于山区,而内蒙古高原地表平坦广阔,所以不属于山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山区地形的判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各地形区的地区特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指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 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下图示意我国区位指数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耍原因是资源丰富
C.乙地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耍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丙地区位指数较周围低,其根本原因是交通落后
小题2: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筹优势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便利 ②资源丰富③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港和澳门都属于热带气候
B.香港和澳门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香港、澳门都位于珠江口的西侧
D.香港和澳门都位于珠江口的东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
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小题2:王教授的家乡自然土壤是(  )
A.灰化土B.棕壤C.红壤D.砖红壤
小题3: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  )
A.芒果B.荔枝C.龙眼D.柑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三大岛屿中,有直射现象的是(    )
A.台湾岛B.海南岛和台湾岛
C.海南岛和崇明岛D.海南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8分)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境内。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甘肃省的酒泉市,因而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材料二:我国第一次设立的茶马司是在1074年(宋熙宁七年)的秦州(今天水)茶马司。至今,在天水麦积山石窟东崖26窟左壁留有宋大将王韶上奏:“西人所嗜者惟茶,当以马至边贸易,因置茶马司”的刻画。
(1)比较甲、乙河流的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影响因素。(6分)
(2)说出丙丁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及解决的具体措施。(4分)
(3)简述我国在酒泉建设卫星发射中心的环境条件。(4分)
(4)简述当年将茶马司置于天水的主要区位因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题。

小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丝绸之路上,战争频繁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土地荒漠化加剧D.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小题2:N湖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地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及M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 夏季B.冰雪融水 春季C.冰雪融水 夏季D.地下水 秋季
小题3: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番茄,这里是世界上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分布在河谷地区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C.土壤贫瘠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D.瓜果、蔬菜的含糖量特别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过去种粮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短缺?B.水土流失
C.土地退化?D.土壤酸化
小题2: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塬面宽阔?土层浅薄?质地疏松
B.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C.水资源短缺
D.季风气候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