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中岛屿所在国家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下右图为下左图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图中岛屿的地形特点。
(2)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冬季多雨的原因。
(3)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下期末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右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丙地的地质、地貌属于( )
A. 背斜成岭 B. 向斜成谷 C. 向斜成岭 D. 背斜成谷
2.下列关于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东北岸冲刷严重
B. 甲河的水能一定比乙河的丰富
C. 与乙河相比,甲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更小
D. 与甲河相比,乙河的航运条件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当地称为“血瀑布”。图10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C.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的是
A.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B.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C.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D.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四川省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左图为某古镇分布示意,下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
A.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 街区的疏风防寒
C. 街区的通风散热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9月测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小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河西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比东部更充分
B. 图示时期河流处于结冰期
C. 图示时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D. 该地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A处潜水自由水面离地面可能是( )
A. 7米 B. 19米 C. 29米 D. 37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吉林省高三9月测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和沿海城市M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控制M地区的气压带的名称(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M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开学)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近年来卫星多次监测到海湾上空出现沙尘暴(斜线阴影区域为沙尘暴发生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卫星最不可能监测到沙尘暴的季节是( )
A.北半球春季 B.北半球夏季
C.北半球秋季 D.北半球冬季
2.通过对卫星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沙尘暴的频率和影响程度日趋加剧,可能原因是( )
A.板块活跃,火山喷发加剧 B.全球变暖,冰川持续消退
C.资源开采,地表植被破坏 D.环流异常,西风风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沙市高一上第一次双周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等自然灾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