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转动地球仪模拟地理运动。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的更替B.四季的更替C.运动物体的偏移D.极夜的范围变化
【2】图示中,此日甲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昼夜相等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极昼现象
【3】图示中,此时丰城中学 ( )
A.白昼比甲地长B.使用夏季时间作息C.正午树影一年中最短D.跑操时穿冬季校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2019年某日世界三城市太阳视运动示意图,其中①表示墨尔本(38°S,145°E),a取值为36°。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日所在时段大致为( )
A. 2~3月
B. 5~6月
C. 7~8月
D. 9~10月
【2】②和③最可能是( )
A. 新加坡(1°N,1 04°E)
B. 常州(31°N,120°E)
C. 悉尼(33°S,150°E)
D. 纽约(40°N,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回答34—35题。
【1】图示治理措施属于
A. 生物措施B. 农业技术措施C. 工程措施D. 政策措施
【2】最符合图中①框含义的是
A. 充分利用光热B. 减少风沙C. 蓄水保土D. 净化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止沙子移动。近年来,某研究团队发明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强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草方格沙障可以
A. 黏合沙粒 B. 吸取地下水 C. 拦截水分 D. 减少下渗
【2】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
A. 技术难度小 B. 成土时间短 C. 环境污染小 D. 资金投人少
【3】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
A. 土层厚 B. 温差大 C. 降水多 D. 风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时表示白天 ②此时表示黑夜 ③此时吹海风 ④此时吹陆风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2】若此图表示亚洲季风环流,此时亚欧大陆( )
A.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形成印度低压C.气温较低D.东亚吹西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银川平原是一个由断陷盆地形成的浩瀚大湖,直到黄河形成,沧桑巨变,逐渐出现冲积湖平原。平原顺黄河流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其中银川一带,是平原的沉降中心,地势低洼。银川湖泊湿地众多,一个众所周知的说法便是“七十二连湖”,而这些湖沼和引黄灌溉区的开发有很大关系。图甲示意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乙示意银川附近地区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
材料二 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如今从黄河灌区逶迤而来的一条条水渠,将湖泊湿地重新连通,塞上湖城风采得以重现。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银川湖泊湿地众多的原因。
(2)简要分析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银川湿地的储水量一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3)银川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试从地理学的角度评价这一举措是否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 ( )
A. 1965年B. 1980年
C. 2015年D. 2045年
【2】根据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推测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 ( )
A. 原始型B. 传统型
C. 过渡型D. 现代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春分到清明B.夏至到小暑C.秋分到寒露D.冬至到小寒
【2】从立冬到立春,朔州市( )
A.白昼时间不断变短B.日落方位在西南向
C.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并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20~30℃时,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时种群增长最快。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
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胭脂红素的主产地。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素的生产量只有4kg。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千克,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规划加那利群岛今后农业的发展方向,并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