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生的问题不同,采取的对策也不同。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世界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请阅读表格中资料(1991年),回答问题。
(1)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可采用的对策为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采用的对策为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态恶化、污染严重。在全球四大二氧化硫排入量严重超标的城市中,我国就有两个。北京街头又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蒙着纱巾出门的妇女,肆虐的沙尘暴甚至已经威胁到长江下游的南京等城市;像淮河、滇池这样的河湖屡屡遭到污染;由于城市建设带来的树木砍伐、建筑噪声和粉尘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这正是中国大部分城市所面临的真实的生态条件,不容否认也不能超越。
材料二:资源严重缺乏。虽然城市是较农业用地大大集约的土地利用形式,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更少,导致了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受到很大制约,客观上也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内涵式发展。
我国北方用全国1/5的水资源支撑着近1/2的人口和2/3的耕地,长期的水资源透支背后隐含着危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季节性的限量供水在很多大城市已经是惯常的做法。有报告指出,自1965年以来,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59米,其中1999年一年就下降了2.5米。
水资源短缺不仅造成城市用水紧张,影响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由于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高于农业用水,大量原本应该流入农田的灌溉用水被截流进入城市和工厂,而我国有70%的粮食产量来自于水浇地,灌溉用水的减少将导致粮食减产,以致不能自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凸现出来,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其他如煤炭、石油等能源和原料短缺在各个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1)根据资料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2)分析资料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不是最主要的,更为重要的作用是 。
(4)资料提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是 。解决的办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材料一:生态恶化、污染严重。在全球四大二氧化硫排入量严重超标的城市中,我国就有两个。北京街头又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蒙着纱巾出门的妇女,肆虐的沙尘暴甚至已经威胁到长江下游的南京等城市;像淮河、滇池这样的河湖屡屡遭到污染;由于城市建设带来的树木砍伐、建筑噪声和粉尘已经被大家习以为常。这正是中国大部分城市所面临的真实的生态条件,不容否认也不能超越。
材料二:资源严重缺乏。虽然城市是较农业用地大大集约的土地利用形式,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更少,导致了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受到很大制约,客观上也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和内涵式发展。
我国北方用全国1/5的水资源支撑着近1/2的人口和2/3的耕地,长期的水资源透支背后隐含着危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季节性的限量供水在很多大城市已经是惯常的做法。有报告指出,自1965年以来,北京的地下水位已经下降了59米,其中1999年一年就下降了2.5米。
水资源短缺不仅造成城市用水紧张,影响城市正常的生产生活;而且由于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经济效益高于农业用水,大量原本应该流入农田的灌溉用水被截流进入城市和工厂,而我国有70%的粮食产量来自于水浇地,灌溉用水的减少将导致粮食减产,以致不能自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凸现出来,从战略安全的角度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其他如煤炭、石油等能源和原料短缺在各个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1)根据资料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2)分析资料中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不是最主要的,更为重要的作用是 。
(4)资料提示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是 。解决的办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