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至19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洞庭湖容积减小将会导致
A.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B.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2.1998年以后,经过综合治理,洞庭湖各方面环境条件均有了改善。这一做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地理环境可能论
C.人类中心论 D.人地协调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天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XY线为等温线,PQ为锋面。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O地等温线弯曲的判读正确的是
A.向北凸,气温较低 B.向南凸,气温较低
C.向高纬凸,气温较高 D.向低纬凸,气温较高
2.图中箭头能正确表示a、b两地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大致与青藏高原同纬度的上海也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上海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生产成本低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读“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各题。
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唯一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年泄洪量相比,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大坝以上的来水量不如三峡大坝以上的来水量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2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据此回答22~23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为了健康,尽量使用一次性产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人们尽可能购买、使用带有绿色或者节能标志的商品
D.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有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等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必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范围图,读图回答各题。
1.甲、乙、丙三大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甲区纬度高,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B.乙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乙区不临海,故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D.丙区背陆面海,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图中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A.甲区草场广布,河网密布 B.乙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C.丙区一马平川,终年温湿 D.甲乙两区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选修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建库 ;种草放牧 ;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 。
(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方向一致;梯田的修筑,最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3)图中甲、乙、丙三地,最适宜建窑洞的是 ,简述此位置修建窑洞的优势。
(4)图中④处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分析“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图(阴影部分表示湿地)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示区域中两个平原的名称。与东北的三江平原相比,它们作为商品农业基地的自然优势区位是什么?
(2)简述图中长江中游湿地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3)扼要说明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至少答出四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齐齐哈尔市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的“★”表示某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约是
A.43% B.30% C.25% 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