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研究结果显示,北大西洋有一支流入北冰洋的洋流,水温达到近2 000年来的新高。结合下图(图中箭头表示海水运动方向),回答16~17题。

16.①和②洋流在流入北冰洋之前对沿岸所产生的影响相同,但其影响范围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植被                            B.地形

C.海陆状况                     D.人类活动

17.材料所示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

C.华山地区适宜春小麦的播种

D.图示范围冰封面积扩大

解析:①洋流在注入北冰洋之前为北太平洋暖流,其对北美洲西部影响较大;②洋流在注入北冰洋之前为北大西洋暖流,其对欧洲西部影响较大。两者对沿岸产生影响的范围不同,主要是因为沿岸地形存在差异,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山地多呈东西走向;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列的落基山脉。

答案:B

解析:材料所属现象显示全球暖化,可能让北极在夏天成为“无冰地带”。华北平原适宜春小麦播种、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都表明全球气温降低;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答案: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3+x 3+综合2001最新版新高考一轮复习考点100练地理活页 题型:022

  阅读下文回答: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发现宇宙形成之后存在着原始星际介质气体的直接证据。

  霍普金斯大学的阿瑟·戴维森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星空中找到了距今已有100亿年历史的极小量氦气,并据此推算出了当时这种气体的总量。

  戴维森说,研究结果显示,不仅氦气的数量与“大爆炸”理论假设吻合,而且由此还确认了作为另一种星际介质——氢气的存在。

  按照30年前提出的宇宙“大爆炸”形成理论,150亿年前能量巨大的爆炸发生后最初几分钟内,产生了相对少量的氦气和大量的氢气,10%的氦气和90%的氢气均匀扩散到星系之间的空间中,构成了星际介质。

  1965年,科学家曾发现据信是由“大爆炸”产生的辐射。1994年,围绕地球在太空轨道上运行5年时间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也曾探测到宇宙中存在氦气的迹象。然而在此之前还缺少确定空间中存在着氦气和氢气的直接证据。

  今年3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借助于一台携入太空的紫外线天文望远镜,观测了一个被选作“光源”的类星体,以求考察在10亿光年的距离上是否有着吸收或过滤其紫外线的物质。

  因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并非专门在紫外线波段上的天文观测而设计的,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对不可见的紫外线又有过滤作用,所以,参与观测过程设计的戴维森在“奋进”号飞行中表示,在空间轨道上进行的实验是最有希望获得积极结果的手段。

  航天飞机返航带回地面的观测数据表明,少量氦气确实吸收了类星体发出的紫外线。不过,或许是受类星体辐射的影响,宇宙中的氦气只有一个电子,并不像地球上的大多数氦气那样拥有两个电子。而从氦气出发,计算宇宙总质量已成为可能。

(《新华文摘》95.9)

(1)文中说“在此之前还缺少确定空间中存在着氦气和氢气的直接证据”,对这个说法不能构成原因的一项是

[  ]

A.哈勃太空望远镜并非专门在紫外线波段上的天文观测而设计的

B.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对紫外线有过滤作用

C.星际之间的介质气体氦气和氢气数量极少

D.星际间的氦气和氢气是“大爆炸”形成宇宙最初产生的

(2)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说明氢气和氦气是怎样结合产生了太阳的能量。

(3)关于这个发现的意义,恰当的一项是:①印证了“大爆炸”理论的假设②支持了宇宙“大爆炸”形成的理论③弥补了哈勃望远镜的缺陷④探明了宇宙中的氦气只有一个电子⑤计算宇宙总质量已成为可能

[  ]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

(4)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以太阳为例说明宇宙“大爆炸”是否可能?为什么?

(5)李洪志妄谈宇宙和生命起源,断言“末世”来临,攻击科学为万恶之源。宣扬鼓吹生老病死是“业力”回报,胡说人生病的根源是过去做了坏事,生病就是还业债,而“你要给他治好了,就等于破坏宇宙的理”。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批驳李洪志的上述歪理邪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三校联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的种植区比低海拔种植区的种子含油率高。向日葵为甲国的国花。

(1)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5)

(2)分析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含油率高的原因。(5分)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研究结果显示,北大西洋有一支流入北冰洋的洋流,水温达到近2000年来的新高。结合下图(图中箭头表示海水运动方向),回答1~2题。
1、①和②洋流在流入北冰洋之前对沿岸所产生的影响相同,但其影响范围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植被
B、地形
C、海陆状况
D、人类活动
2、材料所示现象造成的影响是
[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
C、华北地区适宜春小麦的播种
D、图示范围冰封面积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喜光,耐低温,耐盐碱干旱,种子可食可榨油,向日葵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研究结果显示,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的种植区比低海拔种植区的种子含油率高。向日葵为甲国的国花。

(1)分析图中沼泽地的形成原因。( 5分)

(2)分析向日葵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高海拔地区含油率高的原因。(5分)

 (3)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影响。(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