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 B.蒸发量增加 | C.下渗减少 | D.地表径流减少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左侧山脉南北延绵大约
A.700km | B.2400km | C.1200km | D.1800km |
A.最东至点日出最迟 | B.最西至点正午太阳最大 |
C.最南至点线速度最大 | D.最北至点白昼最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
B.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
C.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
D.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
A.江南丘陵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东北平原 | D.内蒙古高原 |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 |
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
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作物品种 |
A.棉花花期不变 | B.棉花花期滞后 |
C.冻害发生几率增加 | D.冻害发生几率减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 ( )
A.A图 | B.B图 | C.C图 | D.D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页岩沉积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A.①②③④⑤ | B.③②①④⑤ | C.⑤③②④① | D.⑤③④②① |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 |
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 |
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东南流向西北 | B.东北流向西南 |
C.由西流向东 | D.由南流向北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0.5°和1.5° | B.0.25°和0.5° |
C.0.5°和0.25° | D.1.5°和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四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