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山东半岛D.东南丘陵

【答案】

1C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

1图中太阳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地区,其共同特点为海拔较高,晴天多,云量少,②③正确;内蒙古高原地区纬度相对较高,青藏地区与内蒙古地区纬度不同,臭氧层的厚度也不尽相同,故选C

2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且地广人稀,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站,A正确;其他选项所示地区均位于季风区,降水相对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相对较少,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均不如柴达木盆地。所以选A。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总结如下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和乘索道上行方向分别是( )

A. 自东南向西北自北向南B. 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

C. 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D. 自西北向东南自南向北

2图中瀑布的位置及相对高度可能的是

A. 20米B. 40米C. 30米 D. 6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4年8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某科考队研究草本植物入侵苔原植被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越强)。以长白山苔原带西坡海拔为例,在2046~2291m之间均匀布设若干样方,对样方的表层土壤进行测量,以分析不同坡度和海拔草本入侵度的差异,并生成下表(表中为不同草本入侵程度下的土壤因子平均值)。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引起草本植被入侵苔原植被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水分C. 光照D. 热量

2通过数据说明草本入侵程度最强的部位位于

A. 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地区B. 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地区

C. 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地区D. 海拔较高,坡度较小的地区

3推测草本植被入侵时,使土壤的水分和有机质发生的变化

A. 有机质增加,水分减少B. 有机质增加,水分增加

C. 有机质减少,水分减少D. 有机质减少,水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图甲为小明同学拍摄的扬州市郊某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各种辐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气辐射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是地面辐射D.④表示太阳辐射

2该蔬菜大棚在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目的是

A.增强①B.削弱②C.增强③D.削弱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气温比B、C两处______,ABC中属于低压区的是 ,D、E、F中属高压区的是 ,A、B之间的风向为

(2)用“→”画出上图中高、低空的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

(3)若上图表示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那么ABC中表示城市的是 ;若上图表示海陆之间的热力环流,若A表示海洋,则此图表示的时间是 (白天/夜晚),此时吹 (陆风/海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梯田(见下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地形

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

2该案例给该省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为 (  )

A.软流层B.地核C.岩石圈D.地幔

2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

A.大气圈主要由固体杂质组成

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D.地核可能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大量增加,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下图示意我国省级行政区(未含港、澳)入侵物种数量分布。

描述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华南地区外来物种数量较多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长江(宜宾—吴淞口)、黄河(兰州—入海口)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图中高度比率是指河流落差与总落差之比;距离比率是指河段长度与总长度之比。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宁夏某地至包头河段

A. 长度约300千米 B. 冬末春初有凌汛现象

C.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此段 D. 流经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被誉为“塞外江南”

2宜昌以西、以东河段

A. 宜昌以西河段水流平缓,河流堆积

B. 宜昌以东河段长度占总长度60%,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宜昌以东河段落差大,地壳上升,河水侵蚀

D. 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占总落差20%,水能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