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陕西汉中市高三上期中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盛行东北风,冬季盛行西南风,降水集中在冬季

B、全年高温且降水较少

C、图示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D、船只载重相同的情况下,由乙海区进 入甲海区比由甲海区进入乙海区速度要快

2.有关丙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丙河流进入汛期时,到哈尔滨观赏冰雕的游客比肩接踵

B、为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C、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主要作物是长绒棉,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D、全年流量平稳,航运价值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白城一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水库运行后入库泥沙、出库泥沙量及拦截率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该水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来水减少 B.水库库容逐渐变小

C.库区水污染加剧 D.入库泥沙量不断增多

2.2009年出库泥沙量剧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B.水库库容变小

C.水库清淤 D.水库下泄流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表。读表回答下题。

地点

年降水量(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1.2

-9.0

7月平均气温(℃)

27.4

23.5

23.9

23.6

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洋流性质

2.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 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甲是我国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分布图,图乙是图甲中A区域的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从图甲可以看出,我国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 (西北、东南、华北、东北)地区,该地区荒漠化较快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图甲中箭头表示荒漠化区的扩展方向主要是 ,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华北地区出现 (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

(3)从总趋势看,图乙所示河流大多分布在 ,该地区河流特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

①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人均国民收入

④教育程度

⑤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⑥预期寿命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铜仁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资料和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钢铁产量占到全国70%左右,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料二:

德国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表

1957年

2005年

煤矿(座)[来

140

7

钢铁厂(个)

26

4

煤矿工人(万人)

47

4

钢铁工人(万人)

30

约5

资料三: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广泛使用,导致对煤炭的需求不断所减少;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对钢铁需求量减少。鲁尔工业区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型经济区。

(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发展煤炭和钢铁工业依托的地理环境是什么?

(试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

(2)图示表现出的70年代后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试从地理环境变化角度分析首钢迁出北京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岳阳华容第一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2.有关L湖及其周边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原因是因为夏季降水丰富

B.L湖东部和南部水较深

C.形成东西部芦苇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

D.L湖流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围湖造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