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欧班列(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物班列)连接了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构建了一条重要的国际经济走廊,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提供运输保障。

材料二 下图是中欧班列主要运行线路示意图

材料三 德国乳畜业十分发达,牧牌、优佳和绿茵草原等著名液态奶产品广泛出现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鲜奶的存放和运输适宜在2~6°C,冬季和夏季运输时常采用恒温集装箱运输。

(1)试比较合新欧班列东、西两端农业地域类型。

(2)简述中欧班列建设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

(3)与传统海运相比,简析鲜奶选用苏满欧班列的优点。

【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种业); 气候温和湿润,多汁牧草广布;水旱灾害频繁;光照或热量不足。 小; 高。

(2)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家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步伐;促进我国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带动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任答三点)

(3)运输距离较短,运输量大;速度更快,可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过程受天气影响小,运输的安全性高;纬度较高,温度较低,牛奶品质不易破坏;春、秋季可采用普通集装箱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

(1)考查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本表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和欧洲乳畜业的对比,根据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2)考查中欧班列建设对我国的积极影响。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交流、带动西部发展等方面回答。

(3)考查苏满欧班列的优点。从所经过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集装箱运输的优点等方面分析回答。

(1)合新欧班列东起中国合肥,西到德国汉堡。合肥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季风水田农业,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旱灾害频繁;德国汉堡是乳畜业,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光照或热量不足。

(2)结合材料可知,中欧班列连接了中国、中亚、中东和欧洲,构建了一条重要的国际经济走廊。中欧班列建设促进了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家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步伐;促进我国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带动西都地区的快速发展。

(3)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示可知,苏满欧班列相比传统海运路线,运输距离更短,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和时间,且速度比海运更快,提高了运输效率;采用恒温集装箱运输,保障牛奶品质,降低成本。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4月26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近5000名外宾出席本届高峰论坛。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鹿特丹至威尼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B. 伊斯坦布尔至德黑兰地形平坦

C. 最东端和最西端自然带相同D. 冬季河流都有结冰期

2上海的小明在今年暑假,随团参加了“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活动。他在日记中写到,其中可信的有(  )

①在内罗毕,吃完晚饭,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国内多数人没有抢

②在赤道附近海域航行时,炎热干燥、万里无云

③在乙处,看到陆地上郁郁葱葱的森林

④轮船航行到甲处时,看到海面很多捕鱼的渔船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珍稀鱼类。每年5月到8月,湟鱼都会沿着河流溯流而上,进入到河流淡水区域产卵,湟鱼洄游会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的景观。相关资料显示,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在上世纪60年代初曾达到199000吨的最高值,到2002年只有2592吨。当地政府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2015年年底湟鱼资源量恢复到60000吨。下图为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世纪 60年代后青海湖湟鱼资源快速减少,结合材料判断下面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修建水坝,阻碍湟鱼洄游

②鸟类过量繁殖,捕食量增多

③周边生态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水位下降,湟鱼无法洄游

④人类过度捕捞以及污水排放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以下措施对恢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可行的是

①拆除水坝

②修建过鱼通道

③阻止鸟类捕食

④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生产生活用水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3当该地河流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群鸟猎鱼”等奇特景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

A.青海湖湖水水位先增后减B.7、8月到鸟岛观鸟最佳时间

C.5、6月青海湖周边油菜花盛开D.到青海湖周边旅游注意携带保暖衣服和防晒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2】下列叙述不属于功能区C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的是( )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方向,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开垦 D. 水资源利用不当

2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

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为了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

A. 大力发展瓜果、花卉等创汇农业 B. 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优质长绒棉和彩色棉

C. 扩大草原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 D. 推广节水农业,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表示某市1980~2009年城市化的过程。

材料二 该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病”),专家建议打造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1)据材料一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2R河段(  )

A. 流量季节变化大 B. 春汛明显

C. 河流堆积作用强 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半岛地形平坦,冻土广布,冻土层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岛上建有规模庞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基地。近年来,岛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个“巨坑”,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巨坑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巨坑的出现引发了俄罗斯的高度关注,主要是因为地坑会

A. 引发地表沉降

B. 加剧海水入侵

C. 威胁能源基地安全

D. 加速地表水流失

2半岛上液化天然气基地建设采用的是“组装式建设”模式,即部件在其他地方生产,再运至该地组装。采用该建设模式主要是因为半岛

A. 冻土深厚,建设成本高 B. 气候严寒,施工期短

C. 濒临海洋,海运便利 D. 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