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图”,比较三图,回答问题:(8分)
⑴该城市从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城市从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区位指向示意图(图3),回答下面试题
6.图中①表示市中心,②表示中心城市产业园,③表示临近中心城市的卫星镇。大企业不同部门的主要布局区位指向分别是:
A.①核心生产部门②次要生产部门③管理和研发部门
B.①次要生产部门②管理和研发部门③核心生产部门
C.①管理和研发部门②次要生产部门③主要生产部门
D.①管理和研发部门②主要生产部门③次要生产部门
7.如果该图表示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功能分区,下列布局最合理的是
A.①高级住宅区②低级住宅区③中心商务区
B.①高级住宅区②中心商务区③低级住宅区
C.①中心商务区②低级住宅区③高级住宅区
D.①低级住宅区②中心商务区③高级住宅区
8.如果图中的圆心为19世纪欧洲某平原城镇,且该城镇的一切物质和能源均来自于周围的农业带,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在仅考虑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布局最合理的是:
A.①蔬菜、果品、鲜奶圈②林业圈③谷物农业圈
B.①蔬菜、果品、鲜奶圈②谷物农业圈③林业圈
C.①谷物农业圈②蔬菜、果品、鲜奶圈③林业圈
D.①林业圈②蔬菜、墨品、鲜奶圈③谷物农业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材料。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下图),监测点分别为A、B、C、D。
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A | 0.162 | 0.010 | 0.062 |
B | 0.178 | 0.006 | 0.057 |
C | 0.178 | 0.012 | 0.061 |
D | 0.220 | 0.011 | 0.074 |
材料三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监测点 | 林地 | 草地 | 建筑用地 | 裸地 | 水体 | 其他 |
A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2.24 |
B | 47.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4.03 |
C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3.55 |
D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93 |
(1)A、B、C、D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思考,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面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材料。根据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下图),监测点分别为A、B、C、D。
材料2:PM10浓度数据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A | 0.162 | 0.010 | 0.062 |
B | 0.178 | 0.006 | 0.057 |
C | 0.178 | 0.012 | 0.061 |
D | 0.220 | 0.011 | 0.074 |
材料3: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比数据(%)。
监测点 | 林地 | 草地 | 建筑用地 | 裸地 | 水体 | 其他 |
A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2.24 |
B | 47.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4.03 |
C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3.55 |
D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93 |
(1)A、B、C、D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哪一个?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以上图文材料思考,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题型:综合题
选做题:请在 A 、 B 、 C 、 O 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 读北海与南海示意图(图 22 ) ,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 1 )简述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温度和盐度上的差异 。( 2)南海拥有而北海没有的海岸类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两海域的资源优势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边国家的 存在着重叠引发区域争议,各国应以 分为依依据加以协商解决。( 2 分)
B.【 城乡规划】地理课外活动,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几次活动的阶段成果。分析回答相关间题 (10分)
( 1 )图 23 是该小组草绘的 A 城所在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分析该地区公路选址的合理性 。
( 2 )图 24 是该小组虚拟的 A 城市规划草图,结合图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 。( 4分)
② 规划中的两个工厂选址是否合理,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促进了“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读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图 2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1)图 25 中拥有世界遗产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业发展对经济拉动作用的具体表现是 。
(3)旅游业将是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江苏省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4 分)
D . 【 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 2 ℃ 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进展,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标。中国自主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 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