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6分)
(2)距离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的销售,请解释原因。(4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4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6分)

小题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3分)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9分)
小题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6分)
小题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6分)
小题4:过度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4分)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4分)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4分)

试卷分析:
小题1:该地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水资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影响,故农场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带。影响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小题2:距离远不影响销售主要从棉花的特征、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市场因素分析。
小题3:该地区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故水资源不足,且棉花种植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该地区劳动力不足。
小题4:棉花种植业耗水量大,故过度发展棉花种植而导致了大量用水,可能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荒漠化扩展;且棉花种植为灌溉农业,不合理的灌溉可能导致土壤盐碱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结合影响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6分)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东北甲地区种植水稻原本以地表水灌溉为主,后来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发展“井灌种稻”。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1)地下水丰富成为甲地区发展“井灌种稻”的有利条件。请分析该条件的成因。(8分)
(2)甲地区沼泽广布。简要叙述甲地沼泽的形成原因。(8分)
(3)近年来中国人到乙地区租种土地现象不断增多,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东北农业发展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是相同的
B.平原地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C.山区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D.草原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小题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依据是
A.地形多种多样
B.气候条件的制约
C.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D.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  ___。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   ____。(4分)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4分)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4分)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使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
C.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棉花
D.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4“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⑤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④
小题2: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                         (  )
A.热量不足B.原料不足C.资金不足D.技术落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某学者在下图所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据此回答20-21题。

小题1: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C.农业基础薄弱D.土壤条件差
小题2: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示区域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C.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D.该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