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16年,第一条亚欧大陆桥通车后,铁路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材料二 2016年6月2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签署俄罗斯莫斯科至喀山高铁(莫喀高铁)项目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莫喀高铁项目的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车辆制造、通信信号将均由中国企业承担,中俄将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区或乌拉尔地区新建高铁生产工厂,实行高铁动车组的本地化生产。

材料三 下图为莫喀高铁走向示意图。

(1)简要分析俄罗斯交通以铁路为主的原因。

(2)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莫喀高铁的合理性。

(3)指出修建莫喀高铁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

【答案】(1)俄罗斯地域辽阔,领土东西绵长,铁路可以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地形起伏不大,利于修建铁路;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地处中高纬地区,气候寒冷,河流、海港封冻期长,水运条件差。

(2)该高铁位于俄罗斯人口密度较大的欧洲部分,西端连接首都莫斯科、沿途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沿途地势低平,建设成本相对较低;高铁交通速度快,运输效率高;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3)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地表积雪深厚,不利施工;冬季白昼时间短,施工时间短;地下多年冻土广布,需加固路基;有河流阻隔,桥梁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大。

【解析】(1)俄罗斯地域辽阔,领土东西绵长,铁路运量大,速度快,可以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地形起伏不大,工程量小,利于修建铁路。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工业原料和产品运输量大。地处中高纬地区,气候寒冷,河流、海港封冻期长,水运条件差。多冰雪天气,铁路运输比公路运输安全。

(2)结合经度、纬度,该高铁位于俄罗斯人口密度较大的欧洲部分,西端连接首都莫斯科、沿途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沿途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建设成本相对较低。高铁交通速度快,运输效率高,利于加强两地间人员、技术的交流、联系。铁路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3) 莫喀高铁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冻土、施工时间、工程量等方面分析。莫喀高铁分布的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地表积雪深厚,不利施工。冬季白昼时间短,施工时间短。地下有多年冻土广布,需打桩加固路基。有河流阻隔,桥梁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回答下列各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A. ①附的 B. ②附近 C. ③附近 D. ④附近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 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 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 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地区间太阳辐射不均衡的原因不包括

A. 太阳高度大小 B. 日照时间长短 C. 大气的削弱作用大小 D. 地面植被多少

2西藏是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②晴天日数多

③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地势高,离太阳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有关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四川盆地太阳能丰富 B. 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

C. 东部沿海地区太阳能最丰富 D. 太阳能分布东南比西北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

A. 50~150 km B. 200~300 km

C. 700~800 km D. 950~1 050 km

2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

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该桥采用桥—岛—隧的模式建造,路线总长为55千米,设计使用寿命120年。2016年6月12日凌晨0:18,经过恶劣天气条件下30多个小时的紧张施工,顺利完成E27沉管海底精准对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深槽区首个非标准管节安装成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大桥人工岛最初设计长度为1 km,但最后采用加长海底沉管隧道的方式,缩短为625 m,其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成本 B. 保证进出航道长度

C. 减少泥沙淤积 D. 受台风影响小

2国际上海底沉管隧道通常采用浅埋方式(2 m左右),而港珠澳大桥采用的是深埋方式(2~21 m),主要是因为(  )

A. 海底淤泥较厚 B. 深埋受海水腐蚀作用弱

C. 能保证不渗水 D. 对航道影响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0℃大气层高度是大气探测的一个重要特性层,较少受到测场环境的影响,研究其变化能更准确地反映当地区域气侯变化特征。下图为天山山区夏季0℃大气层高度的10年平均曲线与天山山区河流径流量10年平均曲线的组合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与冬季相比,天山山区夏季0℃大气层高度

A. 较低 B. 较高 C. 两者相等 D. 无法判别

2】【21970~1990年,天山山区夏季平均气温约

A. 上升了0.33℃ B. 下降了0.33℃ C. 上升了0.22℃ D. 下降了0.22℃

3】【3由图可知,天山山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湖泊水 B. 大气降水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两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等值线图,回答各题。

1】导致图中两处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

A. 地形 B. 洋流

C. 大气环流 D. 纬度位置

2】乙地日平均气温≥10℃日数大于甲地,其主要原因是乙地

A. 纬度低 B. 冬半年受海洋气流控制

C. 海拔低 D. 夏半年受高气压控制

3】关于图中两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地气温年较差大于B. 两地河流均有冰期

C. ①地降水量年际变化小于D. 两地所属自然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下图示意自然界中某地理事物的运动(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分布图,则

A. ①处为寒流 B. ②处为暖流 C. ③处是寒流 D. ④处为寒流

2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B,C位于近地面,则

A. B处气温低于C处 B. B处多为阴雨天气

C. D处气压大于C处 D. 与②相比,④受摩擦力影响更大

3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处为陆地,C处为海洋,则对四个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A. 环节①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B. 环节②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C. 环节③为植物蒸腾作用 D. 环节④强弱取决于洋流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图,干燥度即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4条等干燥度线的数值关系是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b,c<d

2图示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 太阳能 B. 石油资源 C. 核能 D. 水能

3图中地区最干燥的:

A. 刚果盆地 B. 撒哈拉地区 C. 东非高原 D. 地中海沿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