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气候与农业区位选择的关系密切。根据图示回答来
1.该气候典型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 乳畜业 D.混合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 C.西藏牧区 D.大城市周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市高三11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些年,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引入我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还可剥下籽粒做菜,是一种新兴的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北方的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的水果玉米,其原因是 ( )
A. 热量较充足 B. 土壤较肥沃 C. 水源较丰富 D. 生长周期长
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 )
A. 方便耕地浇灌 B. 保证玉米品质 C. 利于作物通风 D. 增加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陕西西北大学附属中学年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广东省地形示意图,结合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构成比例 行业名称 | 增加值构成(%) | ||
1998年 | 2001年 | 2004年 | |
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 35.4 | 40.1 | 41.1 |
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 23.8 | 20.6 | 15.24 |
潜力产业:森工造纸、医药、汽车 | 2.0 | 4.6 | 6.65 |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蔗糖、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粮、药材等。
(1)阅读材料,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述其产生的理由。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阅读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描述广东省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4)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下左图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右图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2)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农业文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时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城市是有等级的,通常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是:
A.城市人口比重 B.城市人口规模
C.城市面积大小 D.城市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根本因素是 ,该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图中森林类型为__________;实地考察发现图③中山脉西坡雪线比东坡低,原因是______。
(3)在下列字母所示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完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纲要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康杰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方向(用箭头表示),在位置①处画出晨昏线并用斜线涂出夜半球。
(2)地球公转至①②③④四点中的 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3)在地球公转轨道上①②③④的四点中,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此时为 月初。
(4)当地球运行到⑥位置时,运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苏高级中学国际分校高三上第一次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
(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________(卡/厘米2·日),从日地距离和大气两个方面简析其原因。
(3)由右图可知,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其原因是 。
(4)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别简述其年太阳辐射总量大及气温低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