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没有生态赤字的省份是

A. 新疆 B. 西藏 C. 山西 D. 河北

2西藏人均生态承载力较大的原因是

A. 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强 B. 人口密度小

C. 自然灾害少 D.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强

【答案】

1B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能力,影响环境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资源因素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只有西藏自治区人均生态承载力超过了人均生态足迹,所以没有生态赤字的是西藏,选择B。

2西藏处于高寒地区,耕地、草地生产能力弱,A错;人口密度小,B对;地震等自然灾害不少 ,C错;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图甲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下图乙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 t1 B. t2 C. t1之前 D. t2之前

2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 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C. 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

D. 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B.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C.核心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
D.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2)TOD开发模式可以(  )
A.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B.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C.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D.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

①水能

②风能

③生物能

④煤炭

⑤石油

⑥天然气

⑦核能

⑧太阳能

⑨潮汐能

A. ①②③⑧⑨B. ④⑤⑥⑦⑧C. ①②⑦⑧⑨D. ②③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乡村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 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 ⑤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世界上最先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油气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次生盐渍化 ④酸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地6~8月降水都较少,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②甲地年降水总量小于乙地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 ④两地最冷月均温相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优势是(  )
①线路长,气源充足 ②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
③安全性较高 ④直接输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汽车产业 B. 石化工业 C. 玩具制造 D. 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技术密集型工业 C. 原料指向型工业 D. 资金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劳动力价格 B. 技术 C. 交通运输 D. 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问题有

A. 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 B.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C. 城市交通、居住条件有所改善 D. 就业人数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