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研究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可以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GISC.GPSD.RS和GIS

2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具有预报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监测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用遥感技术得到农作物分布及耕地面积的变化,地理信息系统用来分析耕地面积的空间变化。

故选D。

2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粮食增长不可能是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我国科技发展快,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粮食在2004年以来连续增长主要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增产影响小,粮食流通体系不影响产量。故选B。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粮食总产量不相上下,可见由于黑龙江省人口较少,粮食消费量小,才导致商品率高。耕地面积广、生产规模大不直接影响商品率。机械化水平不是影响商品率的因素。故选D。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重庆武隆地区所处的岩石分布区是

A.花岗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

C.玄武岩分布区D.石英岩分布区

2下列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A.石柱、峰林、溶蚀洼地B.孤峰、溶洞、落水洞

C.石柱、石钟乳、地下河D.峰丛、落水洞、溶蚀洼地

3下列关于喀斯特地貌对当地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层较薄,土壤肥力较低B.耕地面积大,土壤肥力较高

C.地表水丰富,有利于灌溉D.土质疏松,有利于开垦梯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宇宙中各种各样的天体活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120132月,一颗陨石坠落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陨石是

A.一种流星现象B.宇宙空间的一块石头

C.降落到地面未烧尽的流星体D.星际空间的固体小块

2满月一般发生在农历十五,近两年元宵月却都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圆,根本原因是

A.月球绕地球公转的速度不均匀B.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C.去年和今年的元宵月可能较晚D.日地月三者不在一个平面上

3近两年太阳活动频繁,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有

①指南针失灵 ②航海航空安全受到威胁

③降水量发生变化 ④土壤干旱出现盐渍化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

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

C. 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

D. 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

2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 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 ①②③B. ④⑤C. ①③④D. 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详琬指出:“降低温室气体叫低碳,降低污染叫绿色。” 回答问题。

1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2下列措施中,能体现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主要内涵的是

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

②高效利用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和石油

③加快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

④敦促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

⑤加强地质勘探,提高能源自给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据此回答27~28题。

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二产业

2】今后我国城市化的侧重点是 ( )

A.扩大城市规模,积极建设新的开发区

B.新增非农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大城市的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转移

D.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小城市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土壤内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③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3月22日是第22个世界水日,也是第27个“中国水周”。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缓解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4年太原市提出“改造一个旧城,建设一个新城,挖掘一个古城”的“三城联动”规划。太原市通过“旧城改造.新城建设、古城挖掘"的城市规划,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据此完咸下面小题。

1环境友好型城市中的“环境友好”重在强调( )

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C.环境的客观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2要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就要增加绿地面积,下列揩施中,能有效提高太原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的是

A.善待森林,防止水土流失B.在太原以北风沙源地植树造林

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D.加强城市公园、道路两侧的绿化工程

3下列叙述中,,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 )

A.太原市大多数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及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

B.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太原特色放在首位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每天每平方米都有天气预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