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工业部门主导区位因素的排序与图中模式排序一致的是
A. 电器、制糖、印刷、化工
B. 激光工业、制鞋、水产品加工、啤酒
C. 制衣、饮料、冶金、玩具
D. 飞机制造、食品加工、家具、纺织
2. 今后,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应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属于
A. 模式一 B. 模式二 C. 模式三 D. 模式四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范围示意图”,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深圳市,试分析深圳市发展的城市区位因素?
(2)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单项选择)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文化因素
(3)(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阅读材料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2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处,并简析理由。(8分)
(3)结合阅读材料,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 ( )
A.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B.20世80年代的美国
C.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D.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
2.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数据,对比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地形结构 | 缓坡 | 平原 | 陡坡 | 水面 |
(%) | 34 | 25 | 23 | 18 |
农业用地 | 种植业 | 渔业 | 林业 | 畜牧业 |
(%) | 68 | 14 | 10 | 8 |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
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已达 267万平方千米,并以每年 2460 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占草地面积的 1/3,并且每年还以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温带地区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B.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沙育草 ②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开采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
护田林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甘肃黄土高原的苹果开花期提前了14天左右,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有所下降。为此,在苹果生产中可行的做法是
A.移植到山丘的阳坡 B.提高栽培地的海拔
C.增加土壤的有机肥 D.移植到较低纬度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属背斜的是 、向斜的是 。
(2)从地形上看,乙处是 ,形成原因是 。
(3)地震多发地带是图中 。
(4)图中四个部位有可能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的是 ,储水构造是 。
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