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左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多雨 D.一月份寒冷干燥

2.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陆地上最冷月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30°S以南大陆西岸,形成地中海气候,因此该港湾冬季多雨。

2.

考点:等温线影响因素、气压带和风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A点时位于公转轨道的 日点(近\远)附近,公转速度较 (快\慢),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公转到 点时(填字母),重庆正是春光明媚。

(3)地球公转从A→B→C的过程中,有阳光时重庆一中高2017级某班教室朝南的窗户正午阳光照进教室的面积变化规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二外高三上第1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1:2011年1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

材料2:当冻雨形成时,近地面的空气层温度要低于0℃,但是其上层的空气层温度则要高于0℃,这样的大气层结构,使得上层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一直保持液态。而当它们下落进入近地面空气层后,遇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

(1)图示反应出我国气象灾害的显著特点是( )(2分)

A.种类多分布广 B.南方气象灾害严重

C.影响持续时间长 D.季节变化明显

(2)该月我国旱灾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 )(2分)

A.黔 B.滇

C.川 D.桂

(3)试从地形和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云贵高原北部冬季冻雨灾害频发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海岛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降水西多东少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南北距离约10千米

2.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 )

A.96米 B.108米

C.152米 D.17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 480~5 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6分)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芛种植用水的来源。(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云南云龙县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三地均位于我国。完成下列问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

A.甲>丁>丙>乙 B.丁>甲>丙>乙

C.乙>丁>甲>丙 D.丁>乙>丙>甲

2.丙地可能是( )

A.天山 B.秦岭 C.大兴安岭 D.阴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北京市朝阳区度高三上期中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如下图所示的中文信息。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

A.朝东 B.朝西 C.朝南 D.朝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