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中国正式对外公布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10分)
(1)读图,从北冰洋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
▲ 趋势。(1分)
(2)根据图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把以下选项填入各字母:①极冰融化、②燃烧矿物燃料、③沿海低地被淹、④毁林。(4分)
a. ▲ ; b. ▲ ; c. ▲ ; d. ▲ 。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2分);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3分)
(1)波动上升或上升或变暖 (1分)
(2)a: ④ b: ② c: ① d:③ (4分)
(3)原因:①人口总量大,②经济高速增长,③能源消费总量大;④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任答2点,2分)
措施:①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②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⑤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任答3点,3分)
解析(1)根据图示:北冰洋海冰范围总体呈较少趋势,气温高,冰融化多,所以可以看出1978年到2005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植被破坏。所以a为毁林,b为燃烧矿物燃料。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所以c为极冰融化,d为沿海低地被淹。
(3)我国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所以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高。所以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②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④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⑤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届浙江省元济高级中学高三全真压轴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已经批准的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省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和山西省区图。
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2010年山西省煤炭外运销售及价格图。
材料三:产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或产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产业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生产单位,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共生单元种类单一、共生模式作用有限前后向联系较少、共生环境对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问题。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根据材料一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山西省2010年段煤炭外运销售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原因。(10分)
(3)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生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三,从产业共生角度寻找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全真压轴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2010年12月13日国务院近日批准设立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已经批准的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省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在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进行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区域。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和山西省区图。
山西省查明保有煤炭资源储量表(单位:亿吨)
材料二:2010年山西省煤炭外运销售及价格图。
材料三:产业共生是指通过不同企业或产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或产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产业共生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要素。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生产单位,共生模式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包括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等。目前山西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共生单元种类单一、共生模式作用有限前后向联系较少、共生环境对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问题。
(1)山西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之一,根据材料一简述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7分)
(2)根据材料二简述山西省2010年段煤炭外运销售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原因。(10分)
(3)资源型城市犹如我国的“工业粮食生产区”,资源枯竭威胁着资源型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请结合材料三,从产业共生角度寻找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出路。(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超过消费量的1/3。与此同时,国际油价不断飚升,2008年1月初,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接近每桶100美元。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
材料二:1978年―2001年我国主要能源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百分比(见图1)。
材料三:世界部分国家和我国单位产值消耗能源量的比较(见图2、图3)。
根据材料一,完成(1)~(2)题。
(1)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填正确项字母)
A.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
C.煤炭的消费量将会大幅度下降 D.天然气的消费增比幅度上涨最快
(2)从“十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目标可以看出 (填正确项字母)
A.未来我国煤炭可以大量出口 B.未来我国石油需求缺口依然很大
C.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增长最快 D.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增幅基本持平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 ,目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 。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共十七大报告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
材料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材料3: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
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1)针对我国的资源、社会状况,国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简要说明“循环经济”的内涵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2)为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分析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3)材料3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4)针对我国目前能源的利用现状,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