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基塘农业 B.绿洲农业 C.坝子农业 D.河谷农业
2.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热水资源丰富
B.降水稀少
C.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D.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 下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下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
社会问题: 。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利用地理统计图可以使枯燥的数据变得直观、生动,便于分析和比较各种地理事物“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读“人口统计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见图甲)
(1)图1中第 阶段和第 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均十分缓慢。(2分)
(2)从人口增长特征看,图2中B国处于图1中第 阶段,
A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2分)
(3)分析B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问题:
解决措施:
(4)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如何?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4分)读“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显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由以 为主,转变为 和 并重。(3分)
(2)山西省向外输电线路属于我国西电东送的 通道,该通道将 地区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火电送往 地区。(3分)
(3)输煤和输电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4分)
(4)从输煤和输电的成本来看, 成本低,成本高。(2分)
(5)山西省发展电力工业的不利资源因素是 ,除发展电力工业外,山西能源结构调整的另一主要举措是发展 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正确反映,1950年—2010年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
A.城市化水平低 B.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多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人口净增加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几年,山东、河北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为京津地区提供大量蔬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影响山东、河北大力发展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交通便利 B.市场需求 C.气候条件好 D.土壤肥沃
3.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
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即将建设的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修建中巴铁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是沿线地区
A.连接内陆与太平洋,工程量大 B.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C.有印度河流经,洪涝灾害频发 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2.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②缩短出海距离 ③增加能源通道 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交通拥堵指数是根据道路通行情况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拥堵情况的概念性指数值。下图为山东省某城市市区连续两日同一时段交通拥堵指数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时间段,该市汽车平均时速最高的是
A.15日10:00-12:00 B.16日10:00-12:00
C.15日16:00-18:00 D.16日16:00-18:00
2.城市过度拥堵会促使部分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转移,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国内到国外 B.国外到国内
C.城市到郊区 D.农村到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乙表示 (风带)其中序号⑤地全年受乙控制,⑤地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
(2)图中序号①表示 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 气压带控制。
(3)图中甲表示 气压带,由其位置可判断北半球正值 季(冬或夏);
(4)图中丙处往往形成著名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