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为西藏七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2为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材料二: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照射。比国内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两倍,因此有“日光城”之称。
(1)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比,西藏七月气温较 ,影响其主要因素是 。
(2)喜马拉雅山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 交界处。
(3)图中甲坡是珠穆朗玛峰的 (迎风坡或背风坡),判断的理由是 。甲坡山麓的陆地自然带属于 。
(4)拉萨有“日光城”之称,简析其原因。
(5)西藏的城市多沿河谷分布,简析其原因。
【答案】(1)低地势
(2)亚欧印度洋消亡
(3)背风坡雪线高高山草原带
(4)海拔高,太阳光照时间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5)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
本大题以我国西藏地区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板块运动、垂直自然带分布及原因、影响光照的因素、城市区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而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海拔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因此西藏七月气温较低,影响其主要因素是地势。
(2)喜马拉雅山北侧为亚欧板块,南侧为印度洋板块,喜马拉雅山是这两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因此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交界处。
(3)图中显示,甲坡山麓海拔高,应为青藏高原,且甲坡雪线较高,说明降水较少,因此甲坡为珠穆朗玛峰的北坡,能给珠穆朗玛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为西南风,因此甲坡为珠穆朗玛峰的背风坡。图中显示,甲坡山麓海拔较高,形成的陆地自然带高山草原带。
(4)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其原因应从天气、空气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水汽少,晴天多,太阳光照时间长,材料信息表明,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小时;拉萨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因此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5)西藏的城市多沿河谷分布,其原因应地形、气候、河流和人口等方面进行分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气候高寒,而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候较温暖,适合城市发展;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较低,交通便利;河谷地区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河谷地区热量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耕,人口相对密集,有利于城市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干旱地区常发育深根系植被,其根系深达地下潜水面,可直接提取地下水,这类植物被定义为地下水依赖型植物,也称“抽水机式植被”。据研究,这类植物在生长季的蒸散过程(水分由叶片蒸发过程)能引起浅层地下水位的周期性昼夜波动。下图为干旱区河岸带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昼夜波动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干旱区植被蒸散速率最快的时段是
A. 7~8时B. 10~11时C. 12~13时D. 17~18时
【2】夜间河岸带浅层地下水的流向主要是
A. 由地势高处流向低处B. 由地势低处流向高处
C. 浅层地下水补给河水D. 河水补给浅层地下水
【3】浅层地下水埋深昼夜波动幅度
A. 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增大B. 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小
C. 距离河岸越远,变化幅度越大D. 随河流流向变化幅度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各题。
(1)洋流的名称:① 、② 、③ 。
(2)图中①③两条洋流中分别是受 (风带)和 (风带)推动海水所形成的洋流。
(3)图中甲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它位于②洋流和 (洋流)的交汇处,世界上除了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外,还有 (成因)形成大渔场。
(4)若④处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空间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代表该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则其发展的顺序是
A. 甲乙
丙
B. 甲丙
乙
C. 丙甲
乙
D. 丙乙
甲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 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B. 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少
C. 市中心人口逐渐向外扩散
D. 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C.因热量条件差异北坡林带上界比南坡低D.因海陆因素南北坡山麓的基带差异大
【2】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B.天山山脉C.祁连山脉D.昆仑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当地球分别位于①②③④位置时,北半球分别为何节气(二分二至),①是____日,②____日,③____日,④____日。
(2)地球在公转轨道的①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圈以内出现了极昼现象。
(3)③靠近____点(近日点、远日点),公转速度____(较快、较慢)
(4)今天2019年11月15日,处在地球公转轨道的____点和____点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下图为太阳系的宜居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上图中宜居带内的两大行星是( )
A.金星 地球B.地球 火星C.火星 木星D.木星 土星
【2】图中宜居带内具备智慧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
A.有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B.昼夜温差相对较大
C.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D.不受太阳活动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数量是
A.12亿B.2.98亿C.1.68亿D.7.8亿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7.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
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