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小题2: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小题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A                      B                 C                 D
小题4: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A.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B.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C.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B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区域轮廓判断该山脉为南美西侧的安第斯山脉,它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隆起形成的。故选C。
小题2:从自然带的空间位置可判断,C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它是受西侧山脉的阻挡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故选D。
小题3:A属于地中海气候,7月气温最低,气温值高于0°C,雨热不同期,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对比四副图,符合此特点的是B。故选B。
小题4:图中B处为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主要牧牛,其牛肉主要出口到欧洲,所以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该地区
A.曾发生过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岩石形成 ① 早于 ② 、 ② 晚于 ③
C.④ 处岩石受挤压容易被侵蚀
D.地形以背斜谷、向斜山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甲地位于乙河流的上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地质构造与下列地理事物成因相同的是
A.庐山、泰山
B.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C.死海、贝加尔湖
D.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小题2:研究发现,近年来乙河流河口地区泥沙堆积明显。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该流域降水量减小
B.乙河流流速减慢
C.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大
D.海平面上升,海水的顶托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小题2: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形成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其中L、M、N、O、P、Q六处为板块交界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小题2:下列有关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L附近是大洋中脊,为消亡边界
B.O、N、L所在大洋面积都在扩大
C.O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
D.六大板块内部都很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面几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982公里,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钦、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2:下图为“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3:发展“红色产业”是喀什农业生产的一大特色,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1)材料1中提到的“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中的“一路”在古代是指________,在现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乙图中喀什所处的地貌属于__________,它是地球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4分)
(2)喀什经济特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6分)
(3)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喀什城市化的速度会大大加快。试分析城市化加速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江西省三清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性价值的花岗岩微地貌天然博物馆。下图为其著名旅游景观“司春女神”照片,海拔为1000~1500米之间。读图,回答下各题。

三清山所在地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索马里海域局部图和索科特拉岛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索科特拉岛有“印度洋上的处女岛”之称,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岛
A.高温多雨,植被高大茂密B.地壳稳定,地层多沉积岩
C.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D.炎热干燥,土壤浅薄贫瘠
小题2:图中甲海域的洋流
A.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作用B.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C.夏季自南向北流动D.冬季自南向北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地壳运动 ②外力作用 ③岩浆侵入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