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图,完成回答问题。
【1】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
材料二:在南极有很多奇特的现象,如“近岸冰间湖”和“南极干谷”。冰间湖是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近岸冰间湖”。 南极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湾以西的维多利亚地,是一片绵延的峡谷。干谷常年没有降雪,存在大量裸露的岩石,每个干谷都有盐湖,盐湖冰层达数米厚,越往湖底,盐度越高,湖底水温较暖,甚至可达25摄氏度。
(1)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平均融冰速度与结冰速度比较哪个更快,请说明原因。
(2)分析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
(3)南极干谷湖底水温达25摄氏度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9年1月以来,吉林省少雨雪,几乎无积雪覆盖,且出现最暖1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1.3℃,较常年高4.3℃,居历史同期高温第1位。下表为2019年1月吉林省各州市平均气温、距常年平均值及高温排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表可知
A. 1月份各市州气温最低值出现在白山-13.2℃
B. 吉林省各市州平均气温较常年低3.0~5.2℃
C. 长春、松原、白城、四平、延边突破历史同期高温极值
D. 吉林市平均气温为-11.8℃,在各州、市中距平均值最高,居历史同期高温的第1位
【2】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暖,吉林省某些地区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不断加剧,原因可能是
A. 蒸腾加剧B. 低温更低C. 太阳辐射减弱D. 降雪减少、雪期推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冰岛地处大西洋北部,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适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冰川和火山相互辉映,同时冰岛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别具一番景色。读“冰岛旅游景点分布与交通线路图”、“冰岛旅游宣传片部分截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冰岛旅游资源“别具一番景色”的自然原因。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冰岛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住宅、商业、工业B.商业、住宅、工业
C.工业、住宅、商业D.住宅、工业、商业
【2】据图可知,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文化因素
C.经济因素D.政策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____,M地昼长为______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奇特现象。请从气候角度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河北省成为北京最大客源地的主要原因。
(2)分析江苏省到北京旅游的人数多于河南省的原因。
(3)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简述旅游业发展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