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北移动
B. 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将向南移动
C. 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 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全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为
A. 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B. 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C. 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D. 趋于昼夜等长
【3】当地球公转到乙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大值
B. 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
C. 此时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D. 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答案】
【1】B
【2】A
【3】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公转。
【1】由图可知,甲位置应为北半球秋分日,乙位置为北半球冬至日。因此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B选项正确。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是23°26′,CD错误。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也就是从北半球秋分到冬至日的过程,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期间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A正确。
【3】当地球公转到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中的最小值,A错误;地球公转速度达到最慢时为7月份初,B错误;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时,C正确;此时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D错误。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惠州市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29日20:30至21:30参加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活动期间,下列四地中会发生日期变更的是
A.甲(120°W、20°N)B.乙(165°E、20°N)
C.丙(75°E、0°)D.丁(45°W、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 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C. 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2】图中①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是( )
A. 地壳的断裂下陷 B. 风力侵蚀
C. 流水侵蚀 D. 地壳的水平挤压
【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区海拔高度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 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 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D. 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A. 有过火山喷发 B. 目前变质作用强烈
C. 曾经地势低洼 D. 冰川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观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该过程主要利用了( )
A. 全球定位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D ;I 。
(2)由图中G 的含义是 ,可知 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从数量上看,A>D 的原因是 。图中Ⅰ的作用是 。
(3)晴天的夜晚降温速度 “( 快于”或“慢于”)阴天,原因是 。
(4)深秋,我国北方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