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抽水蓄能电站是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在上水库中蓄水,相当于储存了电能,当上水库的水向下流时,可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释放能量。读“我国某地抽水蓄能电站景观图”和“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B.提高水的下流速度,增加发电效率

C.调节电力供应

D.蓄积山区雨水,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2.下列关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水库主要的作用是蓄积上水库向下流动的水

B.下水库海拔较低,落差较小,发电量少

C.上水库海拔高,库容的面积更大

D.上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比下水库更大

3.在一天中,把下水库的水用泵抽到上水库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下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表1999~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复种制度变化造成水稻产量变化(单位:万吨)

1.近年来我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B.水稻单产提高

C.劳动力流失 D.耕地减少

2.结合表中资料判断甲、乙两省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福建、黑龙江 B.江苏、湖南

C.湖北、云南 D.浙江、江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北沙市高一下第六次半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每公顷肥料施用量(kg)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产量(kg)

1 956

977

2 495

3 150

人均产量(t)

121.7

140.6

6.1

79.2

人均耕地面积(hm2)

145.6

186.6

2.1

37.9

1.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 B.扩大耕地面积

C.减施有机肥料 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人均耕地面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一6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养羊业对应的是什么农业地域类型?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2)说明乙图所示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一6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国1790-2000年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900——2000年该国城市化水平

A.基本不变 B.持续上升

C.波动下降 D.持续下降

2.目前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A.欧洲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于亚洲国家

B.北美国家城市化进程比拉美国家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高三下期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不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问题。下表为1985年——2010年海水中CO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题。

(1)分析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高三下期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在该地水循环最不活跃的季节里

A.东北平原泥石流多发

B.直布罗陀海峡风浪较小

C.我国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D.宁夏平原凌汛多发

2.该地可能位于

A.本州岛东部 B.美国西南部

C.智利南部 D.大不列颠岛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

材料二 拉各斯由大陆部分和多个小岛组成,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工业、金融和物流中心,许多大型榨油厂、可可加工厂、纺织、化工用品、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锯木等企业在此集聚。

材料三 尼日利亚、拉各斯区域图及拉各斯降水量统计图。

(1)简述拉各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图中盛行风对其降水的影响。

(2)分析拉各斯成为该国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

(3)简述工业企业在拉各斯集聚的好处。

(4)据图分析交通对拉各斯城区分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宁波效实中学高一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数字①~④所在区域分别表示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完成下列各题。

1.③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2.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分别是

A.西北风、向北流 B.东北风、向南流

C.东南风、向南流 D.西南风、向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