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题。
2.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谐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3.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4.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 题。
2.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谐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叶林带 C.山地荒漠带 D.山地冰雪带
3.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4.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黄土土质疏松,孔隙很多,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云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千沟万壑 D.波状起伏
2.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的沉积 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 D.内力作用
3.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
人为原因是
A.露天采矿 B.城市化
C.战争 D.破坏植被
4.下列不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A.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B.造成耕地的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来源:Zxxk.Com
C.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D.湿地遭破坏
5.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A.打坝建库 B.地膜覆盖
C.退耕还林还草 D.平整土地
6.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黄土高原景观图及该地区所面临的三个问题的相互关联图,回答有关问题。(12分)
(1)图片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
成如此地貌特征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露天开矿 B.黄土质地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种植业 B.种草植树,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大力发展核电 D.发展航空交通,减轻地面压力
(3)下列各项是上右图中关联现象的中间环节,请按因果关系将其字母代号填到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生产条件恶化,粮食单产下降 b.毁林开荒,增加耕地
c.人均资源和人均收入减少 d.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e.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4)造成上右图中恶性循环的关键问题是“贫困”,《2l世纪议程》把消除贫困作为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最优先解决的问题。消除贫困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原则提出的。
(5)该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耕垦指数达到50%左右,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因遭到破坏而更加恶化,农民长期不能摆脱贫穷状态。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你认为,对该地区进行综合治理适宜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