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正在向a地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气晴朗 B.可能带来寒潮天气
C.出现连续性降水 D.一定会带来降水
2.若该锋线两侧A.B.c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c,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e < D. B.B.> e
C.e = D. D.e >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中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左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所画晨昏线为 (晨、昏)线。(3分)
(2)左图表示的日期是 日,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3分)
(3)左图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A、B两地中 地先见到日出。(2分)
(4)该日 (双项选择)。(2分)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右图所示的四个城市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3分)
(6)实地观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式.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2分)
内容:济南某中学地理课外学习小组,在秋分日测定所在学校的地理坐标。
观测工具:支架、量角器、重锤(系有细绳)、手表(北京时间)。
安装方式:如图所示。
测量时期:2014年9月23日。
提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 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
以下实地观测步骤的排序是错误的。
正确的步骤排序是: (填序号)
①将安装好的观测仪器放到操场上(空阔位置),随时调节AC的角度和方向,使之始终指向太阳的中心;
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与β互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当地纬度;根据正午时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的时差计算当地经度;
③当量角器β的角度最小时,纪录β的数值和此时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3.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 )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据此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是( )
A.都是平原地
B.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C.都位于入海口处
D.土壤都比较肥沃
2.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
B.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
C.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
D.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较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
B.是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C.是全国最大侨乡所在地
D.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又是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
4.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0分)【选修—旅游地理】
近年来,各景区涨价风潮此起彼伏。其中,五台山从90元涨到168元,张家界从158元涨到245元,黄山从130元涨到200元……
试分析景区涨价的原因,试提出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目前有6个经济特区,其中不在珠江三角洲的是( )
(1)海南省 (2)深圳 (3)珠海 (4)厦门 (5)汕头 (6)喀什
A(1)(2)
B.(3)(4)
C.(3)(4)(5)(6)
D.(1)(4)(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贵州旅游业不温不火。但是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内强产品、外树品牌等一系列组合拳强势出击,多彩贵州声名鹊起。2011年贵州省旅游总收入1 429.4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4.70%,增长率排全国第4位;接待游客总人数1.7亿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1.80%,增长率排全国第3位。为了进一步促进贵州旅游发展,2012年7月10日出炉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计划将贵阳打造成全省旅游服务母港和中心枢纽。
材料二 “贵州主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从旅游资源游览价值方面说明贵州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6分)
(2)贵阳被定位于贵州全省旅游服务母港和中心枢纽的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北京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生态房屋,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非饮用水。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2.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