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1)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4分)

(2)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A(2分)对流(2分)

(2)流域内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2分)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更多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2分)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2分)

(3)全球二氧化碳可能增多,温室效应现象更加突出;(2分)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将受到破坏;(2分)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部分物种可能灭绝。(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观察图中A、B所处位置,A在近地面,B在高空,根据气压高低判断的原则可知,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故A气压高于B。A处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称为对流雨。

(2)从材料三分析,近年来亚马孙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雨林地区降水50%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遭破坏后,降水量减少;而植被又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植被破坏后该能力下降,使更多的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泄洪能力下降,易出现洪涝灾害。

(3)因雨林可以调节全球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并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所以雨林大规模破坏后,会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现象更突出;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会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影响。

考点:气压高于判断;降水类型;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C.③——工业产值比重

D.④——农业产值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文科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来自俄罗斯联邦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消息显示,2013年俄罗斯人口实现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首次自然正增长——1月到11月俄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出近2.27万。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属于俄罗斯长时期人口负增长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是

A.社会治安混乱 B.劳动人口不足问题

C.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

2.俄罗斯人口出现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首次自然正增长,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B.使得人口增长模式转型

C.人口老龄化趋势得到减缓 D.加剧性别不均衡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不同阶段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引起①~③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生物 D.地形

2.图示各自然要素统一的演化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独特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3.③阶段山脉东西两侧植被的差异体现了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石灰岩地区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按成因分类,图中岩石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塌陷型天坑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回答下列小题。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 ( )

A.主要由于水分差异造成

B.主要由于热量差异造成

C.主要由于地形差异造成

D.主要由于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造成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日某时刻40°N纬线的昼夜分布状况图(阴影区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22时 B.14时

C.10时 D.2时

2.该时刻,40°N纬线上( )

①昼弧范围都位于东半球 ②昼短夜长,但白昼时间将渐长

③昼弧上各地日期相同 ④P地当日日出为地方时7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上学期高二期末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台湾省1993年和2003年部分出口产品所占比重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台湾丧失的主要竞争优势是

A.先进的技术 B.广阔的市场

C.低廉的工资 D.通达的信息

2.图中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说明台湾工业转向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辽宁省高三下学期初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又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